谢正龙,男,45岁,洞口一中语文教师,1986.1入党。1995年加入中国教育学会语文教学研究会,2000年评为中学语文高级,2005、2007参加全县高三语文高考模拟试题命制,2005参加特级教师申报听课评审小组。教学上形成了“知、情、理、趣”的教学体系,教学深得同行好评,深受学生欢迎,高考上线人数都能超额完成。据我所知,所教科目高考人平分均在县前三名,2004年高考县单科第1、3名出自所教班级,2005年高考县单科第1名也出自所教班级。2008年进入省市命题者人才库。
我认为一个高素质的语文教师,不仅要课上得好,还要有一定的教研能力和写作水平。1995-2000年,主要撰写系列教学论文,涉及语文教学的各个方面,遍及多种语文专业报刊。1993年参撰〈语文学习心理指导〉,1998年评为优秀研究员,〈语文教学通讯〉在第2期封底配发照片做了介绍。1999年被〈语文周报〉评为优秀作者。2001年应邀主持〈语文学习〉第2期“阅读新空间”栏目。〈洞口报〉于1999.4.25、11.30作过报道,〈邵阳日报〉于1999.5.26、9.29作过报道。2000年至今,从事业余创作,2003年加入中国散文诗学会,被〈散文诗〉聘为重点作者,作品多年入选多本国家级权威选本,代表了中国散文诗的较高水平。应邀参加第三届全国散文诗笔会。创作成果收入〈洞口县志〉,入选《中外华文散文诗作家大辞典》。
附录:
一、部分教学论文篇目
成语系统复习法 《语文天地》(1996年4-6期,近14000字)
“人”是避讳吗 《读写月报》(1996年第3期)
名句的范围及常见题型 《语文报》(1996年第24期)
歧义的产生与消除 《读写月报》(1996年第11期)
《何必借钟馗打小鬼》述评 《读写月报》(1996年第10期)
全方位、多渠道、分阶段开展课外活动
中语会研究员教学科研成果三等奖
数字统计类材料作文审题三法 《语文天地》(1997年第18期)
语序不当病句摭例 《读写月报》(1997年第6期)
给材料作文四类型 《语文天地》(1997年第4期)
课文中的名句解读 《知识、能力、技巧》(1997年第7期)
“棘矜”释疑 《读写月报》(1997年第7期)
歧义的理解 《语文天地》(1997年第13期)
同音形似词的语素分析法 《读写月报》(1997年第11期)
古代文学与古典名曲 《语文天地》(1997年第19期)
因名取字
闻字知名 《语文教学周报》(1998年第28期)
高考材料作文类型 《语文天地》(1998年第6期)
仿句题解题小议 《语文教学周报》(1998年第35期)
徒劳之中有意蕴 《读写月报》(1998年第10期)
令人惊叹的母爱 《语文教学周报》(1998年第8期)
撼人心魄的《三色荞麦》 《读写月报》(1998年第1-2期)
《三色荞麦》评析 《语文报》(1998年第122期)
《云冈一片云》赏析 《语文报》第154期、《读写月报》(1998年第7期)
现代文阅读文句理解五法 〈试题研究〉(1999年第7期)
中语会农村中学语文教改研究中心优秀论文三等奖
首届“语通杯”全国语文教研成果三等奖
〈辩证地看灾害〉评析 〈语文报〉(1999年第154期)
〈剑〉赏析 〈语文报〉(1999年第166期)
淡雅别致
寓意深刻
〈语文月刊〉(1999年第3期)
〈语文周报〉(1999年第17期转 载)
选入“语文教育资源网”
〈忆鲁迅〉赏析 〈语文周报〉(1999年第31期)
谈启示类文章的写法 〈读写月报〉(1999年第3期)
文体“序”“传”辩 〈语文学刊〉(1999年第2期)
兼具两种文体特点的杰作 收入〈语文教研成果集成〉第5集
想像作文摭谈 〈考试报〉(1999年第507期)
千年颂歌
双璧争辉 〈语文报〉(2000年第218期)
歧义的产生、理解与消除 〈语文天地〉(2000年第3期)
饱含血泪的深情 〈语文教学周报〉(1999、12、28)
一序一赋
珠联璧合 〈语文月刊〉(2000年第4期)
洞烛本质
匠心独运 〈语文月刊〉(2000年第10期)
风景的再造
《语文学习》(2001年第2期)
气势磅礴
珠联璧合 〈中学语文园地〉(2000年第7-8期)
〈染绿的声音〉赏析
《中学语文》(2006年第6期)
《在》赏析 《中学语文》(2006年第7-8期)
《月光破碎》赏析 《中学语文》(2006年第11期)
《村庄》赏析
《中学语文》(2007年第1期)
借物明理
联想丰富 《阅读与鉴赏》(2007年第8期)
《念奴娇·赤壁怀古》主题异议 《阅读与鉴赏》(2008年第7期)
二、部分文学作品篇目
窗外一枝
《粤港信息日报》1999.2.13
胎教 《中国校园文学》1996.12
《微型小说选刊》1997.6
字殇 《辽宁青年》2000.20
《小小说选刊》2001.5
空山灵雨 《湖南教育》2000.20
叩响岳麓 《三湘都市报》2001.5.17
建筑的音符 《三湘都市报》2002.4.29
万水千山
《湖南日报〉2006.10.3
江南草长 〈散文诗〉2003.4
退入黑暗 〈散文诗〉2005.8
女书 〈散文诗〉2006.7
心灵的和弦
〈散文诗〉2003.11
亲近故园 〈当代小说〉2006.7
厮守烛光 《青春诗歌》1997.4
二泉映月 〈2003中国年度最佳散文诗〉
关于伤口 〈2004中国年度散文诗〉
瀑布 《2005中国年度散文诗》
白纸黑字 〈2006中国年度散文诗》
美国《常青藤》“新时期文学30年散文诗回顾展”
独坐秋江 《2007中国年度散文诗》
作品小辑 选入《当代青年散文诗12家》
故乡酒(外二章) 《散文诗》2008.6
乡村的牛 2007湖南报纸副刊作品年赛银奖并收入“经典美文欣赏”
黑釉花瓶(外一章)
《2008中国年度散文诗》
散落的意象(二章) 《散文诗作家》2009年1期
采茶的母亲
《邵阳日报》两次刊发 《科教新报》暑假专号
采自乡野的花束 《散文诗》2009年第九期头条
独坐秋江 入选《新中国60年文学大系》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