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件是我刚读到的一篇文章,我想这只是一种定义的快乐,我希望这只是其中的一小种。如果按照这个道理来推理,那么大多数的人是不可能很快乐的。因为朋友中总有人比你挣钱多。。。。
无论你持有那一种观点,读这个文章对您都有帮助,因为
1)如果您属于这类人,那么我想通过这个文章,我们能够认清这种观点的矛盾性,从中解放出来,因为攀比第一永远都是很痛苦的事情。 2)
如果您不属于这类人,那么千万不要变成这类人。
我们可以比较自己的一些独到的长处,譬如绘画,音乐,读书,体育,但是不要将眼睛都放在钱上。
以下是这个文章。。。。。。。。。。。。。。。。。。。。。。。。
研究:快乐是钱赚得比朋友多 by 世界新闻网
金钱无法买到快乐--除非你赚的钱比朋友多。最新调查显示,就单一国家而言,富人比穷人快乐;但长期而言,个人收入增加,快乐却未必随之成长。
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今天报导,在中国、韩国和智利等37国进行的1项生活满足感调查发现,经济成长并无法带来相对应的长期快乐感成长。这结果和一般认知相反。
调查显示,经济成长在短期内可带给民众较正面的感觉,但很快就会消退。
不过调查也发现,就单一国家而言,富人比穷人快乐。
发表于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的研究报告指出,这显示,快乐的关键在于钱赚得比别人多,而非实际赚到的总额。
这个理论最早在1970年代由美国研究人员伊斯特林(Richard
Easterlin)提出,后来以「伊斯特林矛盾(Easterlin Paradox)」之名而著称。
针对最近有数项研究挑战他的研究结论,现任美国南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教授的伊斯特林,着手检视「伊斯特林矛盾」模式是否依然存在。
他指出:「简单来说,快乐和收入的矛盾是:在某个时间点,在不同国家之间和个别国家内,快乐和收入的关系呈现正相关。」
「不过随著时间演进,当某人收入增加时,快乐并未增加。」
他补充:「中国的经济成长率意谓实质人均收入(real per capita
income)不到10年就会增加1倍,智利则需18年。」
「不过中国和智利的生活满意度调查结果出现温和下滑。」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