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载16:人才缺乏,任何事情都只是徒有虚愿

标签:
人才缺乏新公司老板筷子徐曙光格林豪泰财经 |
分类: 我就是喜欢创业 |
当时,Steve在一家中型的建筑公司任副总裁。这家公司的老板年纪大了,想转型做老年公寓。得知这个消息后,营造经验丰富的Steve本人还是想继续社区开发工作,虽然从前途来讲,肯定是另谋高就要好。徐曙光看到了机会。实际上,在太平洋地产创办之初,徐曙光的一位朋友就向他大力推荐过Steve,当时徐曙光就想请Steve过来主持营造部门的工作。
徐曙光试着对Steve分析两家公司之间的区别。由于房地产行业存在着必然的周期性,身为这个行业的一员,社区开发也难免大起大落,所有的公司都是处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徐曙光认真研究过Steve原来老板的发展路径后,知道他和大多数早期的开发商类似。“但我会让公司尽量避免这个波动的,”徐曙光向Steve保证说,“我在财务方面有多年的经验,在选择投资项目,评估风险,进行风险管理时,比较容易察觉到其他人发现不了的规律。”
多年来,Steve的心思都放在建筑上面,对于其他方面的了解不够,他希望能够有一个对大势非常熟悉的老板,让他能够安心而安全地继续自己的爱好。
对于徐曙光当时的这番分析,Steve当时心里并没有谱,但他最终还是接受了徐曙光的邀请,成为了这家新公司的当家人之一。因为他觉得,徐曙光是个很奇特的人,品性也很好,这样的人,应该能成就一番事业。
徐曙光认为,作为老板,应该向大家证明自己有资源,有管理能力,有财力,还有优秀精干的团队,以及坚定的信念。
此后,徐曙光的确非常小心地驾驶着这艘航船,小心翼翼地避开惊涛骇浪。在2006年美国“次贷危机”来临之前,他就敏锐地发出预警,并开始收缩所有的房地产业务,从而几乎完全避开了这次令不少大型企业一朝破产的灭顶之灾。
徐曙光认为,除了让员工从老板身上学到东西之外,更重要的,是给他们一个发展的空间。
试想,如果一个老板什么都懂,任何事情都亲力亲为,那么作为员工,尤其是高层,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如果整个公司就只依靠老板一个脑袋思考的话,下面的人都将被动地变成唯唯诺诺的执行者。不敢承担责任,只知道讨好上面的人,以后也就担不起公司的大任。作为员工,首先要学会的是研究公司的需求和方向,并学会坚决地执行。
徐曙光虽然在财务、投资方面比较在行,但毕竟是刚刚涉足社区开发领域,对于如何开发还是知之甚少,这正好与Steve这个营造专家形成互补。徐曙光觉得,这应该也是Steve答应加入这家新公司的一个重要原因,因为这样的话,他就能独当一面了。
“人才缺乏,要建成强大的国家,只是徒有虚愿。相反,资源匮乏的国家,若人才济济,并善于开源节流,还是可以克服各种困难,使国势蒸蒸日上的。从历史上看,资源贫乏之国一般都很强,这是因为大家的危机意识强,就会重视人才培养,因而成为强大的国家。”
后来,“单打独斗”的徐曙光又陆续组建了项目管理、营销、后勤等部门,逐渐搭建起一个中型建商高效的组织结构。
徐曙光认为,管理者必须建立一支高效而且融合性强的团队。团队不仅仅是个体成员能力的简单集合,良好的团队管理能使全体成员的能力倍增。如果两个人齐心协力,他们的工作绩效将超过10个单打独斗的人。这就好像,一根筷子很容易被折断,但一大把筷子,却坚不可摧。
自此,新公司的班子已经初具雏形,就等待各色人物纷纷出场,唱好这一出大戏了。
有了本土人才,很多“将才”应该操办的具体事务,也就落到了美国员工的头上,与当地居民沟通、熟悉当地各类法律规则等工作都开始有条不紊地进行了。
http://998.com/active/images/cover.jpg
点击上图查看全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