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与思考》】
标签:
学习与思考琐事我说个性都是 |
分类: 小故事大道理 |
那么,家长应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呢?
第一,使孩子在生活上不依赖父母
美国的儿童,在1岁以后便自己独睡。孩子学会走路以后,父母便很少再抱孩子了。相比之下,中国的孩子要“宝贝”得多了,很多一年级的孩子仍要父母牵着过马路,在生活上也大多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试想,这样捧在掌心里养大的孩子,一点独立生活的能力也没有,更何谈独立思考的能力呢?明智的家长,应该刻意训练孩子料理自己的生活琐事。因为,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是培养独立思考能力的第一步。
第二,给孩子营造一个思考的氛围
在家庭中,营造思考的氛围,对孩子形成独特的个性和表现有创新意识的思维、举动非常重要。父母不能因为孩子小或认为孩子不懂事、需要大人照顾等而把他们看成是大人的附属品。要知道,孩子也是一个完整的、独立的个体,应该允许他们有自己的世界、自己的空间。
第三,让孩子学会思考
父母在与孩子相处、与交谈过程中,要经常以商量的口吻进行讨论式的协商,留给孩子自己思考的余地,要给孩子提出自己想法的机会。父母可根据交谈内容经常发问,如:“他(它)们之间有什么关系?”“你觉得怎么做会更好些?”“你的想法有根据吗?”等等问题,用以引发孩子的思考。
第四,倾听孩子叙述自己的想法
孩子的想法常常是天真、幼稚甚至可笑的。尽管如此,父母仍要抓住他们谈话中有趣的、有道理的论点,鼓励他们深入地“阐述”,使他们尝到思考的乐趣,以增强自我探索的信心。
第五,培养孩子创造性思考的方法
日常生活中,鼓励孩子凡事常问几个为什么,培养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的习惯;同时,父母应不厌其烦地给予正确的回答,并对孩子的提问表现出兴趣,与孩子一起思考,去寻求未知的答案。这样,孩子思考、提问的欲望就会不断增强。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父母不要把孩子的一切事务都安排得十分妥帖周到,从来不让孩子自己去考虑,相反,要给孩子营造一个思考的空间,放开手,让孩子大胆地去想,并认真倾听孩子的想法。即使有时需要父母代替孩子思想时,也应与孩子一同把两种思想作一比较,让孩子不但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这样,才有助于培养孩子独立思考的能力。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