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艺历任院长》】

标签:
张和平中国离开雷锋的日子北京人艺《雷雨》杂谈 |
分类: 文化典藏 |
1、曹禺:
原名万家宝,生于天津,祖籍湖北潜江。他自幼酷爱戏剧,15岁加入南开新剧团,开始从事戏剧活动。1933年在清华大学读书时,发表处女作《雷雨》,这部作品不仅奠定了他在中国话剧史上的杰出地位,而且该剧也成为中国话剧艺术从年轻走向成熟的标志。他一生写了十多部戏,除了《雷雨》外,其他代表作还有《日出》、《北京人》、《家》等。他的作品不但提高了戏剧文学的水平,同时对导表演艺术和舞台艺术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使话剧真正成为综合性艺术。作为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首任院长,他对剧院倾注很多心血。从1952年建院到1996年去世,曹禺一直领导和关怀着剧院的艺术建设。近半个世纪来,北京人艺前后14次排演了他的8部剧作,他的作品培养了人艺一代又一代的导演、演员、舞台美术工作者,也培养了人艺一代又一代的观众。
2、刘锦云:
生于1938年,河北雄县人。1963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院长。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3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中短篇小说集《笨人王老大》,短篇小说《在希望的田野上》、《途中》,中篇小说《茫茫口》等数十篇。在北京人艺创作的话剧作品有:《山乡女儿行》、《狗儿爷涅槃》、《背碑人》、《阮玲玉》等。
3、张和平:
生于1946年1月1日,1961年考入北京艺术学院话剧表演专业。1997年参与组建的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首提“贺岁电影”的概念,不但推出了冯小刚的贺岁三部曲《甲方乙方》、《没完没了》、《不见不散》,更称为“金牌策划”,制作了令人耳目一新的主旋律影片《离开雷锋的日子》。即使后来担任北京市政协副主席,张和平仍创意策划了电影《张思德》、《云水谣》、《建国大业》。2007年担任北京人艺的院长,人艺票房节节攀升,新戏《窝头会馆》、《喜剧的忧伤》一票难求。(陆云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