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机故事---郁金香事件
(2013-09-26 12:57:27)
郁金香事件
只要人们愿意,一只普通的郁金香竟可以值7.6万美元!就发生在17世纪30年代的荷兰。在市场巅峰时期,单个郁金香值一套房子;而在市场低谷时,它却只值一个普通洋葱的价钱。
由于当年郁金香还很稀少,投机商人不断抬高价格,一棵花的价格甚至比黄金还贵,从中渔利,大发横财。很快地,郁金香遍布各地的商品交易所。到1634年,郁金香热已在荷兰中等收入阶层中普及。随后,几乎所有荷兰人都开始参与到郁金香交易中来,他们都希望通过郁金香投机来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
当时,大多数的购买者甚至毫无种植或观赏意图可言,郁金香成为了投机者眼中“低买高卖”这一游戏的代名词,他们根本不再理会郁金香为何物、作何用。全荷兰所有人都会在旺季抢购,从而增大库存、垄断供给,进一步加大稀缺与需求,结果导致价格上涨是如此之快、如此之高,以致于人们不得不拿他们的土地、牲畜、农田、生活储蓄及他们所能变卖的任何东西来交换更多的郁金香。许多荷兰人坚信他们能将其收藏的花卖给那些倒霉蛋或是无知的外国人,并从中获得巨大的利润。
在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原本定价过高的郁金香却获得了高达20倍的增值机会。也就是说,只要你参与进来投机,假设投资1000美元,一个月后,就像吹气球一样,你的投资就可以变出2万美元来!现在,你应该明白了郁金香是如何让人不计代价、令人着迷、使人疯狂的了吧?
1635年,有几十棵郁金香的价格,高达1万英镑,居然仍供不应求。各大城市的银行、股票交易所每天挂出各地郁金香的牌价。奇怪的是,郁金香价格有涨无跌,使那些欧洲(如邻近的德国)的巨富们也像着了魔似的投入买卖。人们不惜变卖房产,然后争先恐后买下仅有的一些郁金香。阿姆斯特丹的一条街上,有幢漂亮的房屋,出售的价格是3棵郁金香。花农培育的每一个新品种,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甚至一个花的球茎,它的价值可能是下列物件的价值总和:4吨小麦、8吨黑麦、4头公牛、8头壮猪、12只肥羊、2大桶优质葡萄酒,4吨啤酒、2吨黄油、1000磅奶酪、一套高级服装、一张附带全部床上用品的大床和一只银制的高脚酒杯。在今天,这些物件的价值应该可以超过4万美元!
郁金香的“狂热”与“疯狂”,已使人们的灵魂与心态严重偏激,投机者与花价就像一个在酒巴喝得烂醉的疯子。不用说,此时的价格已不是郁金香价格的真实反映。当一些投机泡沫开始出现时,一些谨慎的人决定见好就收,他们抛售手中郁金香,平仓合约并收获了丰厚的利润。这时,人们突然发觉郁金香开始不值钱了。当多米诺骨牌效应发生后,一切为时已晚,越来越低的抛售价格出现,人人试图抢先卖出。价格开始跳水,人们大为恐慌,纷纷不计代价抛售。经销商或交易者拒绝遵守合同,人们开始意识到他们用“家”或终生积蓄所换来的只是一种普通的花草种子!恐慌与吵闹遍布全国,许多违约发生,投机者无力偿付债务。
政府曾试图介入,要求人们按合同面值的10%交付,希望以此来遏止灾难,然而,此时的市场跳水使价格更低,按政府如此约定要求结算已是不可能的。在不到6周的时间内,郁金香的价格垂直下跌,累计暴跌达90%。顿时,财富化为泡影,富人变成了乞丐!
直到1637年,大部分人从梦中醒来,原来郁金香是不应该比黄金更宝贵的,花价一落千丈却是本该如此。就这样,只几个月工夫,成千上万的人破产了。据记载,当时投机最疯狂的时候,郁金香的价格相当于76000美元,然而,6周之后便跌至不足1美元!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