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摘自叔本华《人是什么》

(2012-07-06 14:51:35)
标签:

杂谈

    ※ 聪明的人首要努力争取的无过于免于痛苦和烦恼的自由,求得安静和闲暇,以过平静和节俭的生活,减少与他人的接触,所以,智者在他和同胞相处了极短的时间后,就会退隐;若他们有极高的智慧,他更会选择独居。一个人内在所具备的越多,求之于人的愈少——他人能给自己的也愈少。所以,人——智慧益高,益不合群。

 

※ 一般人将其一生幸福,寄托于外界事物上,或是财产、地位、爱妻和子女,或是友人、社会等等,一旦失去他们,或是他们令他失望,他的幸福根基也就毁坏了。

对睿智之士来说,与天才相比,虽没有显著才华,但比一般人又聪慧得多。他们爱好艺术又不精通,也研究几门无关紧要的学科,当外界的幸福之源耗竭或不再能满足他时,也颇能读书自娱。这种人的重心可说部分在自己身上。

唯有具备极高的睿智力,也就是另一种人——天才,才能对知识抱有强烈的求知欲,他能投入全部的时间和所有的精力,力图陈述他独特的观念,或用诗、或以哲学来表达对生命的看法。这类人把重心完全放在自己身上,他们只要有真正的自我,即使失去其他一切也无所谓。

所以,我们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天生有充足睿智的人,是最幸福的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