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子治家格言》六
(2018-04-20 10:52:06)
标签:
健康精神分析情感文化杂谈 |
作者:马健文
本期解读:见富贵而生谄容者,最可耻;遇贫穷而作骄态者,贱莫甚。
商朝末年,有位著名的贤士叫姜子牙,他曾在商朝当过官,因为不满纣王的残暴统治,弃官而走,隐居在陕西渭水河边一个比较偏僻的地方。渐渐的,家庭的生计出了问题,而他的妻子马氏乃是世俗之人,因为嫌他贫困,整日谩骂欺打,称其胸无大志匹夫一人。最终逼得姜子牙一纸休书休了马氏。
一个人的贵贱,是指他拥有财富的多寡,或权利的高低么?当理性地回答这一问题时,很多人的回答是否定的。但身处浮世,我们很少这样理性。事实是,位高财大者在一个圈子里更受人重视,世俗也会把我们带偏。成人尚且如此,孩子更不能幸免。有次,一个孩子跟我分享,他最喜欢跟班里某个同学玩。我问他原因,他说因为他的家很漂亮,还有很多很贵的玩具,很好玩。我接着问他,那如果这个同学家里不漂亮,也没有那么多贵的玩具,你还那么喜欢跟他玩么?孩子说,那我就不想跟他玩了,他比较淘气。相比虚伪的大人,纯真的孩子是直接的,喜欢与不喜欢的原因都敢说出来。只是我有些震惊,小小的他,竟可以因为一些外在的物质条件去喜欢一个他本来并不那么认可的同学。若缺乏教育和引导,孩子会被一些表象所迷惑,而忽略了自己真正想跟怎样的人做朋友,也更不知道自己应该怎样定义人群中的自己:是否家庭经济条件好就自我感觉良好,而不如别人就该自卑退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