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已婚男人的“洞穴时间”

(2018-03-13 12:00:20)
标签:

健康

精神分析

情感

文化

杂谈

 

作者:马健文   微信公众号:psy-key

下班路上很塞,我开着车,认真听电台播了一首陈奕迅的老歌《我们都寂寞》,歌词道:“下班后不想回家的我,谁要理我。......有你在家里苦等的我,难道比她幸福得多?现在不想下班的我,没爱好难过,有爱算什么?我恨我,我不知道想要什么。我不知道拥有什么?可能我们都寂寞。”让我想起有个朋友最近对我有过类似的表达,他说:“我下班后把车已经开到地下车库了,都宁愿在车里再坐一会,有时坐到忘了时间,你说这是什么心理?”

经过一天繁忙的工作,整个人都会处于紧绷的状态,不管是身体还是心灵都渴望着通过休息恢复松弛。然而,已婚男人推开家门那一刻,意味着工作的角色刚下线,丈夫、父亲、儿子等角色就赶着上线了。如果这些角色应付起来都毫无困难,自然容易享受其中。如果充满质疑、否定、冲突,便是角色带来的压力,会让人忍不住想要回避。家里是无处可藏了,车里就成为男人暂时逃离这一切的“洞穴”。在车里一个人放空,或抽根烟或听听歌,避开了所有角色和期待,这是一个只属于自己的时间。

“洞穴时间”的独处,相当于一个情绪的自我消化过程。相对而言,倾诉作为一种对外释放的方式,似乎更为健康而有效。在这方面,中国的女人比男人做得是要好的,很多情绪都懂得向自己的家人倾诉。我想,称职的妻子也肯定对自己的先生说过,有什么心事和压力,都可以向她倾诉。然而,中国的已婚男人大多不喜欢情绪外露,这是有其文化原因的:在刻板的印象里,一个有担当的男人形象,是坚强、刚毅的。而倾诉意味着暴露内心的软弱,这与通常的男子汉形象形成巨大的反差,所以男人们都不太能接受自己在妻子、朋友面前过多的展示这一部分。相对而言,女性们似乎没有这种文化带来的顾虑。这也就是说,一味地鼓励男人们把倾诉出来并不实用。

作为家人,观察到家中的男人有在车里发呆独处的行为,一味地追问只会徒增他的压力。男人的“洞穴时间”,是一种自我调节,偶尔出现,不需要过早过多的干预。另一方面,这也是一个信号,提示家人,包括父母和妻子,需要在家中为男人提供更多安静独处的空间和时间,同时减少家庭中的负能量输出。增加对家庭中男人所承担角色的肯定,也是让他降低压力,感觉良好的方式。来自于他人的肯定,可以让人感觉到自己某个角色的价值,逐渐找到自己坚持的动力。

有人说,已婚女人更不易。这点我并不否定。组成一个家庭,对夫妻都意味着付出。但对比谁更辛苦,只会带来比较和抱怨。而幸福的家庭却源于互相的支持、理解。温暖是相互传递的,家人用理解和支持,把温暖传递给已婚的男人,让男人把爱与奉献回馈给家庭中的每一个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