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戏剧里的心理机制

(2017-03-01 16:01:30)
标签:

健康

精神分析

情感

文化

心理

解读人:广东爱家心理研究所理事长 马健文   微信公众号:psy-key

1.为什么观众会因为戏剧里面的一些情节而发笑?是一个怎样的心理机制?

答:一、搞笑:戏剧中让观众觉得搞笑的往往是那些荒谬的、违背常理或逻辑的故事情节,同时这些情节往往反映了一些剧中人物的无知、幼稚、无奈甚至无趣时,观众容易产生幸灾乐祸或鄙视他人的感觉而笑。比如一个衣冠楚楚的政府官员裤子不小心裂开了,露出印着卡通人物的打底裤,这样的情节一反常理,形成官员前后形象的反差对比,同时也反映了该角色的幼稚和无奈,观众对此感到幸灾乐祸而发笑。二:欣慰的笑:当观众看到剧中人物幸福美满时,会不自觉地把自己带入剧中而感同身受,感到欣慰而会心一笑。需要注意的是,人类发笑的机制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尚未完全研究清楚,目前的分析多是假说。


2.为什么观众有时候会喜欢戏剧里面的悬念?

答:戏剧中人物命运的遭遇,未知的情节的发展变化,会引发观众的好奇心。人类是一种充满好奇心的动物,对于一些未知的东西,我们会有急切地想要一探究竟,揭开谜底的欲望。

 

3.戏剧里面为什么经常会有留白和想象的地方,它们对于观众来说,起到什么作用?

答:戏剧中留给观众想象的空间,其实也就是留下某些未知的、不确定的故事情节。而为了达成故事的完整性,观众会忍不住通过想象去完善这些故事情节,也就使得观众主动参与到故事的创造中。这样的戏剧与观众有更深的联结,对观众来讲也更具有吸引力。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