诅咒短信为何给我们带来心理压迫
(2014-11-17 10:26:35)
标签:
情感健康汕头心理辅导汕头心理医生汕头心理咨询 |
文章作者:汕头市爱家心理咨询研究所
阅读更多有价值的心理文章请登录:www.stxljk.com
“今天是某某节日,转发的家宅平安父母健康,不转发的父母将会在一周内出事”;“转各种神佛,看到几秒钟内转的,考试不挂科,赚钱发大财,不转就死全家”等等。这类诅咒式信息充斥在QQ群、朋友圈、微博、网页、手机短信之中。很多人收到这类短信都很愤怒,但不转发心里又不舒服,转发的话又很窝火。
这些诅咒讯息究竟利用了人性的什么弱点?
从心理学角度看来,利用的是人们对未知事物的恐惧心理,这是一种非常古老而原始的恐惧。天时、地利、人和,生活事件的发生存在随意性、偶然性,使得我们难于把握的,而这正是人类生存的不安全感来源。内心足够强大、踏实的人遇到这样的信息会一笑置之。内心不够强大的能会很容易当真,如果不发这些信息,就会产生焦虑的感觉。
为何我们知道这类信息讨人厌,还是转发并成为“帮凶”?
实际上,转发诅咒短信的心理机制也与某些心理障碍的成因有相似之处。比如强迫症患者就是通过一些仪式性的行为,比如强迫洗手、强迫计数、反复检查等,来回避内心某种不安的感觉。而转发短信,也作为一种仪式性的行为,这类似于原始社会里经过一套复杂的宗教仪式来祭祀神明,作为规避某些生活风险的保障手段。但与宗教对人的帮助不同的是,转发讯息的人们信念是摇摆的,做完之后还有愤怒和自我谴责的痛苦,这与强迫症等神经症的心理冲突是相类似的,所以这无异于一种自欺欺人的心灵游戏。
德国著名的心理治疗专家弗里兹·李曼在《直面内心的恐惧》一书中就提到:多少年来,科学家研究大自然的规律,宗教家及修行者禁欲苦行,思想家从哲学思维中探寻,但都没能成功地完全驱除恐惧。因为前人的努力,如今我们比较能够容忍恐惧,有为者把它转化为一种促进成长的沃土。这讲的就是为了摆脱这种内在的生存恐惧,进而转化为人类源源不断的生产力和创造力,从人类发现火,原始人类迁居洞穴居住,每一次人类文明的突破,无一不是在与这种原始的恐惧做斗争。
我们需要询问自己的一个问题是:为何我对这类信息欲罢不能?无法一笑置之?
或许可以从人类文明史中汲取灵感,启迪我们如何面对内在的恐惧:
即是去直面,去面对!解决的根本,还是要去面对内心源生的原始恐惧和不安。去改变那个充满矛盾和不安的内在自我!
从以下几个方面,可能找到让我们产生内在强烈的不安全感来源:
1、早年不够安全的生活经历,比如家庭环境差、父母教育态度恶劣或其他让我们缺乏踏实感的生活体验(颠沛流离、不断转换学校等)。
2、现实中不称心的生活际遇,比如生存、工作压力大,家庭、人际压力大等。
3、体验过某种突如其来的重创,使得对生活的稳定性缺乏信心。
4、拖延,存在太多没有达成的愿望,却缺乏行动力和执行力,转变成一些潜在的焦虑。
5、过分依赖某些人或事,使得内在的自我感到缺乏控制力,显得虚弱无力。
去面对这些真正的问题,才是解决内在恐惧的根本。比如去原谅给我们带来苦难的人、去接受现实的不确定、更努力并有计划地改变自己的现实处境、摆脱拖延症让自己变得更富有执行力、逐步脱离对某些人或事的过度依赖等。
但若我们不知从何从何开始去迈出改变内心的第一步,或对某些过往感到难于面对时,可以考虑寻求智者或专业人士(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有时我们是需要一盏明灯或一位领路人,让我们开启观照内心,强大自我的心灵旅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