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头像暴露你的内心么?
(2014-10-23 12:00:21)
标签:
育儿情感汕头心理辅导汕头心理医生汕头心理咨询 |
作者:汕头市爱家心理咨询研究所 马健文
阅读更多有价值的心理文章请登录:www.stxljk.com
有天,我看到微信朋友圈里一位朋友换了头像,之前都是走文艺清新路线,而现在这个头像显得特别压抑,随即了解一下他的近况,没想到那真是他当时心情的写照。于是我突发奇想,开始琢磨起朋友圈的头像来,发现虚拟头像真是与现实的友人们真有着有趣的联系。
在心理学经典的“屋、树、人”画图测试中,就通过绘画的布局、细节、习惯等来推测当事人的人际状态、心理状态、成长经历、家庭氛围等。而对沙盘游戏的解读,也是如此。
这类要求被试对一些模棱两可或模糊不清、结构不明确的刺激做出描述反应,通过对这些反应的分析来推断被试的内在心理特点的测验,就被称为“投射测验”。所以,微信头像的选择、构图也有其可类比性,是从个人选择的细处来折射出性格、心理世界的一面。实际上,人类行为和所有精神产物,绘画、文学作品、建筑,都是内在世界的一种投射。
网络头像就是对自我、情绪、或所认同的事物的一种外在投射,通过头像可以折射出一些性格特征以及每个人的自我认同感。
2、用比较阴郁的图片做头像(如阴天):内心复杂,忧郁,容易感伤。
3、用面具或小丑脸做头像:压抑,表里不一,过度掩饰自己。
1、用又远又小的人像作头像:注重隐私,害羞保守,防卫心较强,不易接近陌生人,基本上不太可能与人自来熟。不够自信,自我评价偏低。
2、用童年照片作头像:怀念往昔,总觉得过去的事物比现在美好,容易伤感。
3、没刻意挑过的生活照作头像:这类人对自己的接纳度比较高,对外貌也比较有自信,不一定长得好看,但是能接纳自己的本来面目。
5、用儿女照片做头像的爸爸妈妈,情况也不一样:如果是初为人母人父,那是难掩心中喜悦,而如果孩子很大了头像还没变,则是把孩子当成人生唯一的成就与指望。
6、用家人的照片作头像:自我感很薄弱,有很强的依赖性,缺乏安全感,内心深处不愿长大,渴求庇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