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生命时报》:国考,盲目者多(2013.12.6)
(2013-12-11 00:27:05)
标签:
爱家心理马健文汕头心理咨询国考 |
作者:汕头市爱家心理咨询研究所 马健文
1.期待认同。中国自古以来就是读书为入仕,成为“公家人”能得到亲友的认可。作为“中国第一大考”,能在国考中脱颖而出是实力的象征。不少毕业生以此证实自己有能力,获取社会认同。
2.寻求安稳。有调查显示,七成父母希望孩子考公务员,最主要的理由就是稳定。许多白领尽管工资高,但面临常加班、假期没保障、随时可能失业的焦虑。而公务员职位稳定,福利有保障,让不少苦苦打拼或不自信的人感到踏实。从上世纪90年代的公务员下海潮,到现在的公务员热,都反映出人的趋利本性。
3.盲目跟风。中国是集体主义文化下的社会,国人的从众心理比西方人更强,更容易跟随身边同学或亲友家孩子的步伐,盲目考公务员。还有人认为公务员的工作就是“一杯茶,一支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这种不合理的心理预期导致跟风。
在今年的国考热中,我们能看到一些变化,比如江苏今年的报考人数首次减少,还有人为多陪父母而考家乡的公务员。这都说明,国考有回归理性的趋势。每个人的成长中都会面对迷茫、不确定感,在职业生涯中尤为明显。不管是毕业生还是职场人,都要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内心迷茫的求职者可以找职业规划的书籍来看看,也可查找名校的职业、人生规划课程,开阔眼界。事业没起色时,可以问问自己,我是否适合这份工作?有句话说得好:“如果你觉得很累,那证明你正处在人生的上坡路。”每份职业都有难处,公务员也不例外。了解自己,明确自己的人生方向,并坚持不懈的努力,有一天你必然变得更卓越。
提醒为求稳而考公务员的人,年轻是最大的资本,公务员岗位也能成就人,但社会舞台有更广阔的天地。不妨先在社会上磨炼几年,再考虑是否考公务员。
更详尽信息请查阅“人民网”:http://paper.people.com.cn/smsb/html/2013-12/06/content_1358096.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