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生命时报》:管好“情绪垃圾桶”(2013.10.1)

(2013-10-14 11:36:42)
标签:

马健文

生命时报

爱家心理咨询

汕头

心理医生

作者:汕头爱家心理咨询中心 马健文

http://s15/bmiddle/5e4d8db5gx6DpE7Ksnsde&690

    老婆对丈夫颐指气使,稍有不顺就威胁要离婚;孩子对母亲大呼小叫,将母亲的关爱当成耳边风;女孩对闺蜜喋喋不休地抱怨,把对方当成“情绪垃圾桶”。人人都有不顺心的时候,但许多人对自己的情绪、行为不加约束,不考虑对方的感受,不断索取情感支持,耗尽对方对自己的爱。最近,一项调查显示,四成受访者对同事、亲人、朋友存在过度索取感情的现象。


  过度索取感情会将自己的负面情绪传给对方。他们出于爱而不断忍让,若无合理宣泄途径,那过多的忍耐会成为消极负面的力量,影响其身心健康,破坏关系。亲人间的过分索取造成亲情的淡漠;情人间的过分索取造成爱的沉重,加重了嫉妒、猜疑。


  如何判断自己是否存在过度索取感情的现象?可以问自己3个问题:1.我心情不好时是否会轻易对周围人发怒?2.我是否把他人的支持和忍让看成理所应当,一旦得不到就不满?3.我是否从不考虑别人的感受,也不愿约束自己的情绪和行为?如果回答都是肯定,那就该改变自己了。


  想走出这个怪圈,首先要站在不同角度想问题,有些问题就不再是困扰。其次可通过唱歌、运动等自我调节。如果非常想倾诉并获得安慰,要就事论事,避免将怒气转移到他人身上。再次要记住,有付出才有回报。从对方那里获得关爱,要用语言或行动表达感激。例如,妻子耐心听你抱怨工作繁忙,你不妨说句“谢谢你陪着我”,让她感到自己的价值被认可。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难以控制自己的情绪,常忍不住发怒或忧伤,要寻求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不要把这项任务不恰当地置于亲朋好友身上。


更详尽信息请查阅“人民网”:http://paper.people.com.cn/smsb/html/2013-10/01/content_1305396.htm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