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北京《生命时报》心理医生手记——瞎想出来的悲剧(2013.1.22)

(2013-01-23 01:24:49)
标签:

爱家

健康

马健文

汕头

生命时报

作者:汕头市爱家心理咨询中心 技术总监马健文

http://s12/bmiddle/5e4d8db5gd3e3e6d3c81b&690

    高三学生小眉在一次摸底考试前夜失眠了,她睡不着,又怕影响第二天的考试,就努力强迫自己入睡,反倒整夜不眠。这次经历让她陷入一个怪圈:一到睡前就担心睡不着,可越担心就越睡不着。随着深入了解,我发现她的睡眠问题源于认知上的错误,“我睡不好,上课就没精神,学习效率下降,高考会失利。读不上好大学,就找不到好工作,我的人生将变成悲剧。”

 

  小眉的思维模式叫做“过度归纳”,即以偏概全。这段推理听起来逻辑性很强,但仔细推敲,其实每个环节都不一定导致下一环节发生。对此,我叹气道:“这么说,我也将有一个悲剧的人生。”小眉不解:“为什么这么说?”我认真道:“我说服不了你,让我感到失败,回去就会头痛、犯困、不想看书,专业知识就得不到更新,业务水平会下降,就没法晋升职称,慢慢就会被这个行业淘汰。”话音未落,原本紧皱眉头的小眉就笑了。

 

  这就是心理治疗中的“镜子技术”。我把自己变成一面镜子,让小眉看到自己思维方式的可笑,从而反思自己推理的逻辑性。在此基础上,我就可以引导她不再对睡眠问题产生预先的恐惧。同时,我建议她到医院开一些改善睡眠的药物,以配合心理治疗

 

更详尽信息请查阅“人民网”:http://paper.people.com.cn/smsb/html/2013-01/22/content_1188896.htm?div=-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