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国际专稿】撕开国际逃犯的优雅伪装

(2009-06-17 15:47:30)
标签:

红色通缉令

通缉犯

george

逃犯

国际刑警组织

南非

强奸

幼女

诈骗

杂谈

分类: 潮人一箩筐

 

吹嘘叫板也没用:国际逃犯的优雅伪装终被撕开

文:舒喻

 

    国际刑警组织(ICPO, interpol的红色通缉令上面一位南非白人男子,日前在Belarus的一次抢劫未遂中被抓获,他曾是幼童性侵犯、诈骗、强奸的犯罪嫌疑人,曾口出狂言说自己“永远不会被抓的”。或许是基于对自己过去职业的自信?39岁的这位南非嫌犯,曾是一名辩护律师。

    不知是否纯粹巧合,就在本月初的另一组新闻当中,还提到这名常年在逃的南非前律师,人称George 'Dirk' Prinsloo,中文网站也都有翻译转载,那是一条澳洲的“国际反犯罪组织”发布的消息:

    “……该组织认为,在全球近120名通缉犯中,其中有16名已经潜入并藏身在澳洲。据了解,藏身澳洲的16名通缉犯分别来自亚美尼亚、美国、中国、印尼、新西兰和加拿大等国家……国际灭罪组织澳洲分部的合作事务主任Peter Price表示:“我认为澳洲之所以吸引国际通缉犯是因为其地理上的隔绝性,他们认为藏身此处不会被人察觉。这些通缉犯都是老奸巨猾的惯犯,他们也许是通过假护照或其他非法方式进入澳洲的。”

    而这位George 'Dirk' Prinsloo,则受到非常的重视,新闻说:“在身处澳洲的通缉犯名列中,39岁的前南非律师George Prinsloo位居首列。他同时还曾从孤儿院诱骗未成年少女,落药,并让其卖淫和参与儿童色情。在过去三年时间中,他已经周游世界(包括澳洲和新西兰)来与警方周旋。”

 

    上一条消息发布于6月1日,而6月16日的昨天,ICPO的官网已经把此人被捕的消息放在了首页首条,纯属巧合?还是在世界范围内声东击西,让嫌犯放松警惕,等待收网?不排除这个叫做“crime stopper”的澳洲组织是在对ICPO的计划做出配合。当然,因为是“抢银行未遂”被抓,也不排除是罪犯自己露了马脚,这一回彻底跌倒了。常年惯犯,再如何精明算计狂妄,总有一次会失手,要不怎么说天网恢恢呢。

 

以下译自ICPO官网——

    国际刑警组织(ICPO, interpol)红色通缉令上面的一位南非男子,日前在Belarus的一次抢劫未遂中被抓获,他曾是幼童性侵犯、诈骗、强奸的犯罪嫌疑人,曾口出狂言说自己“永远不会被抓的”。或许是基于对自己过去职业的自信?39岁的这位南非嫌犯,曾是一名辩护律师。

    红色通缉令上的嫌疑人,又称为国际通缉嫌疑人,对George Prinsloo的通缉,是2006年发出的,当时他36岁,刚刚逃离南非。逃跑这几年中,Prinsloo还给媒体发过很多信,夸耀说无论是南非警方,还是著名的国际刑警组织INTERPOL,都奈何不了他,他一定不会被抓。6月12日,Belarus当地警方在追踪了一阵之后,终于将他成功抓获,起因是一桩未遂的银行劫案。

    之后,当地警员查询INTERPOL的资料库,发现他竟是红色通缉名单上的!他的指纹发到INTERPOL里昂总部之后,比对证实他就是在逃的南非嫌疑人Prinsloo。

    INTERPOL的在逃嫌疑人调查部副主任Martin Cox说:“此人的被捕,是INTERPOL在国际司法行动有效性方面的明证。”就在这3年中Prinsloo猖狂地对着媒体吹嘘自己的同时,那张疏而不漏的天网,早就在他背后织好,一点点收拢,直到今年6月12日那一幕,不是不抓,时候未到。Cox对187个成员国之间的通力合作也再次肯定。

    此次抓捕仅能对银行劫案提出控诉,大约是10年监禁,而对此人的引渡,将由外交部门合作完成。

    George Prinsloo当过职业律师,反侦查能力超强,同时精通法律与司法程序,所以这个案子,某种程度上才“刚刚开始”,报纸称其为“温和谦恭的外表掩盖了性捕食者的本质”,不过,无论怎样,这又是一次正义收容邪恶的胜利,这张道貌岸然的大头照,可以从通缉令上拿下来了。

 

【国际专稿】撕开国际逃犯的优雅伪装

 

【国际专稿】撕开国际逃犯的优雅伪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