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妈妈还是小女孩的时候,曾经很孤单

标签:
自尊女孩手册自尊男孩家庭教育亲子gee北京青年爱情心理健康育儿 |
分类: 主妇头等舱 |
一套非教育的教育书
我和我的几个朋友一起吃饭聊天的时候,常常要聊起家庭教育的问题,不是作为父母而聊,而是作为孩子。我和我的几个朋友,都是失败的家庭教育的牺牲品。
我的一个朋友每周都要去看心理医生,另一个朋友至今无法开始一段完全投入的爱情,我自己虽然相对算正常一点,但隔段时间就会陷入自我贬低的低潮期无法自拔。不知道我们的以把我们培养成“有用的人”为目标的家长,有没有预见过我们今天的困境。
在我的整个青少年时代,我最深刻的记忆是孤单。因为没有学校要求穿的白衬衣而不敢上学,跟父母说了一次,他们忘了,我就不知道该怎么说第二次;在学校被同学嘲笑了,被老师忽视了,不敢去上课,很多次,我上课时间在学校的楼顶上闲逛;有段时间我没有朋友,中午吃饭时间总要躲出教室,后来有了朋友,当她对我有我不接受的举动时我不敢说,因为我怕失去她……这所有的事情,我都没有人可依赖,没有人可求助,我永远记得我那个惶惑的孤单的青春期。
在我终于度过那段日子,已经长大了之后,我和我妹妹聊起青春期,她告诉我她也曾多次一个人躲在厕所里哭,没有人可以求助——那个时候我在忙着对付我自己的青春,无暇顾她。
在我们那一代,不知道有多少孩子是在这样的状况中长大,长成一个不能健康面对自己的人,而他们中有的就因为不足够坚强到对付自己的困惑,而走上歧途。大人们只关心我们学业是否有成,前途是否光明,没人想过一个缺乏幸福感的人生再成功再光明又有多值得过。
一个家长该做什么?现在回想我和我妹妹、我的朋友们的青春时代,我知道,我们曾经最需要他们的支持与帮助。许多让我们纠结万分,无法跨越的事情,长大之后回头去看才知道其实只是浅浅的土坡,而那时,脆弱而又无助的自己就是翻不过去。那些土坡最终在心里长成了阻碍自己幸福的大山。
现在,家长们仍在热衷于《培养哈佛女孩》之类的成功学育儿书,而我更愿意给大家推荐《自尊女孩手册》和《自尊男孩手册》,这套书与成功无关,与学业无关,甚至与一般意义上的“教育”无关。它告诉你的是如何在你的孩子面临成长困惑,面临在群体中找不到位置,面临社会流行时尚冲击的时候,伸出手帮他翻过那个困住他的土坡。
附:母女间 两则
不害怕
我起来关了窗,看了会儿外面的景象,担忧地回到被子里,说:“好可怕呀,跟天塌了一样,太吓人了……”
小小很英雄气概地说:“我一点都不害怕,这有什么啊!”
小小犹豫了一下,没松手:“呃……这样暖和。”
碰运气
我说:“我要是跟别人结婚,不就没有你了吗?”
“为什么?”
“我要是跟别人结婚,生的就是我和别人的孩子了,就不是你了啊。”
小小默默地思考了一会儿,说:“没关系,反正都是碰运气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