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养孩子是生命值翻倍的买卖
文:宋燕(InnerShine自由写作计划驻站作家)
   
我女儿3岁那年,我带她去滑冰。确切地说,是让她滑冰,我如去那里的很多母亲一样,在外面看着。但那天我们没有约到教练,让她自己一个人进去,她又不敢。
   
为了给她做榜样,我也换上了冰鞋,拉着她的手进了冰场。我以为我会摔,我做好了摔的打算,但我没有,我竟然还能帮助她站着。
   
那天我俩都很欣喜,我们都是第一次,我们都成功了。而在这之前,我曾认为我一辈子都不会接触这项运动。
   
现在,滑冰是我的业余爱好之一了,有时候我们一起去滑,有时候她不在,我自己去。从这项运动中,我体会到了无穷快乐。我甚至还开始学习花样滑冰——在我35岁的时候。
   
为了让女儿体会音乐的美,我在她3岁起,开始学五线谱、学小提琴。掌握一门乐器是我从小的梦想,但我从没有真正系统地学过。我成年了,错过了学习乐器的黄金时期,与小孩子们一起做一个初学者让我总是有些难以启齿,而这一次,以她的名义,我开始了。
   
虽然最终我没能带动她爱上音乐,但我圆了自己的梦;我拉的小提琴至今仍然没法听,但那又有什么呢?我做了我想做的事。
   
为了她,我买了自己的帐篷,我们两个在客厅里玩露营,用上了我买了很久却始终派不上用场的高级睡袋;为了她,我老妇聊发少年狂,踩上旱冰鞋、滑板车和她追跑打闹;为了她,我再次用种子培育植物,找蚕籽来养蚕,到处去踅摸桑树;为了她,我重新做手工、修风筝……
   
我还重新成为动画片观赏者、童话阅读者、漫画收集者;重新留意植物的发芽、昆虫的出现、空中飞舞的杨絮柳絮;重新堆雪人、逛公园、坐旋转木马、用带亮片的指甲油涂指甲。
   
许多项她玩的东西,我都和她一起投入进去。因她的原因,我把属于孩子的事情,再做一次;以她的名义,我把很多童年的快乐,重新体验了一遍。因为有她,我有了借口,很坦然,不必担心别人诧异的目光;也因为有她,我有了机会,做我本来不太可能做的事情,生命因此开了另一扇门,多了一大块空间。
   
每一次,看到那些围在一边看着、等待着、无所事事着的母亲,常常替她们感到惋惜:生命中的这么多时光,就这样耗费掉了,没办法做自己的事情,又不肯与孩子一起利用起来,于是这些时光,就成为了空洞。这些时间,你付出给了孩子,他并没有多什么,而你自己却实实在在地少了。而如果你也可以一起去享受,你自己不会少掉什么,他因为你的参与、你的分享,却会多出很多快乐。这如同,你们的这段生命同时被double了一样,这是多么合算的生意啊。
   
有些人可能对孩子的游戏不屑,确实,对大人来说,很多孩子游戏已经太幼稚了,很难让人有参与的兴趣。不过要知道:乐趣是用寻找的,没接触过的事物是用尝试的,生活之美是用发现的。
 
【宋燕,资深媒体人,家庭主妇,生于70年代,现任《北京青年报》本地新闻副主编,以笔名GEE在网络发表的〔读史系列〕,因其独特的女性视角和新闻记者式的严谨态度,点击率颇高,正待结集出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