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雯,她刚刚好就是那样一个让你联想到秋季午后阳光的女孩——
温润、丰腴、和煦、热量足够得恰到好处。
最好的时光
文:Carol Wong(Inner
Shine自由写作计划驻站作家)
本文写于27岁。
两次收到郁雯的卷烟,都在午后。
都是阳光舒适得无以复加,都是刚刚洗过澡,披着湿头发,把自己裹进艳黄色浴袍。外头的日光很大方地挥洒进来,身体或心灵,都甘之如饴。点了支烟,呼~~麻酥酥的美。
歪在大床一角,开始一样样检视郁雯从台北快递来的一些小玩意儿,每翻开一样,心里就不自主地笑一下,呵呵,如此舒服的时刻,我会错觉时间停住不走了。而我的手,还在动,快乐地翻动,直到……突然看到一个封好的烟盒。杂在一堆书签、小刊物、报纸、舞台剧节目单里面。奇怪,她知道我不抽薄荷烟,事实上我克制自己不抽任何带添加剂的烟,前几年采访过一个大夫,说那样更加速有害物质吸收。可是,这个“戒律”在一分钟后就打破了。
打开来看,发现那只是借用了薄荷烟的盒子,里面装的是一支支深咖啡色的卷烟,竟然还带着过滤嘴!我捻灭手上这棵,接着又点了郁雯那盒里的一支,哈,竟然有甜味,烟草味比较淡,刚刚好,很舒服。我是先品尝了烟,而后才读到她写的条子的。她在那“封”神采飞扬的短函中,将这一大包印刷品(记载着很多创意、很多灵魂深处结晶物的)统称为“每月台北艺文快递”。哈哈哈。可爱。一种玩笑的庄重。我喜欢。她还说,那是柠檬味的手工卷烟。她亲手卷的。噢~~哦~~
烟很甜,有一点点烫,燃烧时丝丝的声响,钻进耳朵里,让人很是感动。
那是头一次。
第二次是我厚脸皮主动要求来的。那甜味让我眷恋。热乎乎的丝丝声响,让我沉醉。她让男友回北京时,帮我捎回来。虽然少了第一次那种‘没有任何预期’而造成的巨大惊喜,但仍是很兴奋,以及,一点点得意。嘿嘿嘿,任谁都喜欢‘独家’的东西么!
那次的盒子很精巧,方的,透明的,塑料的,宽度刚刚好是一支烟的长。真奇怪,想不出它原来是干吗用的。有二十几支吧。手艺比上次又工整了很多(事后证明确实是;很多人把它当成我在外头买的小雪茄)。不晓得这要花掉她多少工夫。我开了盖子闻了闻,那一刻,觉着自己真富有啊。谢谢,亲爱的可爱的贴心的郁雯,笨拙的表达令我没有办法复述得出内心的感触。
老天待我真好!这就是那一刻的全部感受。
台北不是有个什么作家说过什么“站在有光的地方”,嘿,对极了,此时此刻,来自郁雯的心意,让我有种被阳光包裹的感觉,明亮开朗……
温暖萦绕。
偎在阳台上吸烟,迎着阳光眯起双眼,回忆两次时间上的巧合,阳光、浴袍、湿淋淋、舒适……
嘿,这就对了。上天的安排确实是有密码的。郁雯,她刚刚好就是那样一个让你联想到秋季午后阳光的女孩……温润、丰腴、和煦、热量足够得恰到好处。
舌尖上甜丝丝的。
想想很奇妙。
郁雯,我,我们俩在很多方面都表现得很不一样,甚至是完全相反的。可是,性格中就有那么几颗因子,和谐、一致、默契。
当初认识那年,我们还都是媒体工作者。但我们是因剧场而相识的。
她对剧场的情感,非常绵长,非常浓烈。后来,她把自己从体面的工作、衣食无忧的生活中彻底抽离,将自己从头到脚地浸入剧场一年……
那一年,
我们各自经历着生存上或情感上或事业上的困境,
我们隔着八千里路云和月诉说着彼此的二十功名尘与土。呵呵。在MSN上、在电话里、在青岛的短暂相聚中。
彼此鼓励彼此慰藉一起愤恨一起同仇敌忾之后,两岸三通是我们最后的心愿。呵呵。
她梦到过我在台北出现。
我梦见过我们在北京的一个老剧场排戏……
(全文稍后继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