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炊烟的牵挂》《对话黑白》
(2025-08-06 13:54:28)
标签:
微诗闲情杂谈 |
分类: 诗歌 |
《炊烟的牵挂》
又忘了关灶
母亲那句“老得该死”
煨着,千里焦味
2025-7-21
《走,一起去画沙》
我踩圈大脚印
你在中间认真写“妈妈”
明天,她就滚回来
2025-7-22
《风干的露珠》
不必晒,那捧昨晚的晶莹
太阳早朝前
它已怦然了莲心
2025-7-23
【紫风铃点评】意境清新空灵,语言含蓄,有动态感。
《风干的露珠》
莫寻了,那逃婚的明珠
晨光押过屋檐
正典当在莲的禅房
2025-7-23
《云在青天水在瓶》
飘了。非要等撞入虚无
或陷身方寸时
才跪叩大地:重生
2025-7-25
《云在青天水在瓶》
卷舒,终有时
方圆,终是形——
心空后,无处不湖海
2025-7-25
《安晚》
孩子们在放风筝
她提着茶壶
谁呢,喷泉边欣赏音乐
2025-7-25
《甲骨文》
如果你没占卜到
我今天会来
那你受的痛就白痛了
2025-7-25
《甲骨文》
老龟壳上
几道刀口烤着火
还在说旱年
2025-7-25
《甲骨文》
一块烤焦的硬碟
存着雨和战争
插口,早风化成沙
2025-7-25
《甲骨文》
问卜的火焰早冷了
疼过的裂纹
替谁守着秘密
2025-7-25
【墨林点评】这首诗以甲骨文为意象,凝练深沉,将历史的厚重与神秘的裂纹巧妙结合,语言含蓄而富有张力。
《甲骨文》
手还未靠近展柜
那些弯弯曲曲的疼的符号
已开口:谁在卜我
2025-7-26
【素魄清魂点评】一首诗写得是否成功,开篇很重要。诗人从探寻甲骨文的源头展开想象,从远古时代的向火问卜到现如今在博物馆中观展的深刻体验,间接阐述出甲骨这一文化符号的发展与进化意义。“疼”字应用得恰到好处,成为过去与现实过渡的情感纽带。诗意严谨,构思新颖。有情有景,形神兼顾。
《甲骨文》
龟壳上,那根被刺目的草芒
我们管它叫“民”
要它萌芽,却怕它丛生
2025-7-26
《日记》
也许,我真的现了她的世
一进屋就朝我喊:
“头该理,莫总穿两件旧衣!”
2025-7-26
《流淌》
他说修河水落
已裸出整个秀美的抱子石
哪知我,正珠江夜游
2025-7-27
《暗示》
鱼缸里少了一条
水面平静如常
盯着空处看半天的,是我
2025-7-28
《暗示》
你手机的密码
我早知道
七年来,从未偷看过
2025-7-28
《邮差》
脱下临时的绿
夜夜,广场支起歌摊
像一封退回的信
2025-7-28
【霞光浅析】
简洁的语言与独特的意向,写出了邮差工作的辛苦与放下工作后的轻松。把时潮的广场舞比作歌摊,与邮差的工作形成强烈的对比,工作的职业与下班后的自由生活,让工作者找到了生活的乐趣。当平静下来,又有孤独与失落的感觉,就像一封退回的信,没有归属感。一首小诗,把作者的内心世界与命运的思考展现出来,给读者留下了悬念,久久的思考。
《苔》
忠于雨水的教育
只负责绿。低处的事情
高处不会听
2025-7-28
《仲夏之夜》
睡眠状态的两人
一个床上,另一个在地板上
任由风扇空调下摇头
2025-7-29
【岐麟散人点评】微诗以极简笔触勾勒夏夜场景,两人分睡床与地板,风扇在空调房“摇头”,拟人手法写出两人的冷战与生活的不和谐。
《仲夏之夜》
蒲扇摇着摇着,停了
墙上的影子
比夜还深地安静
2025-7-29
《军魂》
那只凹陷的旧水壶
还在背包里晃荡
半壶边疆,半壶月光
2025-7-29
《蜀葵》
爬上绿梯子
一截截,翻出皱巴红契
查补春天的疏漏
2025-7-30
《爱的旋律》
檐角的风铃,摇落
整夜月光叮咚——
每一滴,都是你的狡黠
2025-7-31
《爱的旋律》
那个蝉嘶秋日
手蹭到手。你回首一笑
我尴尬的休止符
2025-7-31
《对话黑白》
围棋盘上,只剩两颗子
互相瞪着眼——
胜负还没吵完
2025-7-31
前一篇:《稻草人》《烈日脊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