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清明》《去年今日》《又见燕归》
(2024-04-14 17:33:05)
标签:
微诗闲情杂谈 |
分类: 诗歌 |
《清明幽思》
年年赶回来
帮你擦擦烤瓷像上的尘污
就是香火,就是传承
2024-4-3
《又是清明》
烧纸不行,培土没坟堆
但愿泛滥的菊
躺碑前,无雨打翻
2024-4-3
《清明辞》
躺碑上,围挤着你的
是长串子孙
嬉闹得像是郊游
2024-4-4
《祭祀》
照例,给完一年用度
默立躺碑前
巴望你说三道四
2024-4-5
《无憾》
夜还在,且被退出夜——
作为一种工具
我已尽了照明义务
2024-4-5
《牵挂的风》
墓旁,梧桐花开了
满岭叮当
你急促的脚步
2024-4-6
【皇闻晖点评】通过墓地、梧桐花、风铃声和急促的脚步等意象,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和思念的场景,传达了诗人对逝去之人深深的牵挂与思念。
《春的呼唤》
杏花雨杨柳风
声声催我,借远足之名
带学生去大闹一场
2024-4-6
《山村》
大屋没了古树没了
只剩个社,和几块油菜田
藏在高速脚下
2024-4-8
《风筝》
能玩转天空
就是本事
管我,依仗什么
2024-4-9
《去年今日》
望着园内的那些
人造空鸟巢,差点大哭出来
上帝,借我一双翅膀
2024-4-10
【墨林点评】
诗人以人工鸟巢为切入点,表达了人类对于自然的介入和干扰的反思。他将人类比喻为上帝,希望上帝借给他一双翅膀,让他去呵护自然。他注视着东坡园的人工鸟巢,时光流逝,也感叹着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早年,东坡园中鸟语花香,大自然的美好景象人类和谐共处。而如今,诗人却只能面对着人造空鸟巢,心中充满了忧伤。借助诗人的目光,我们反思人类的行为,呼吁人们尊重和保护自然环境,珍视我们的生态家园。让我们共同努力,创造一个和谐共生的美丽世界。
《盲》
常说夜的眼里
全是黑色,要用灯火
改造他
2024-4-11
《乡村四月》
地闲着,田也还闲着
子规声里
唯见采蒿大妈
2024-4-12
【皇闻晖点评】在《乡村四月》这首诗中,诗人通过两个“闲着”,为我们呈现了四月乡村土地和田野闲置的状态。四月本该是春耕春种的忙碌时节,但在这里,诗人带来的却是一个田地尚未被耕作的景象,可见乡村之冷清与荒凉。在最后的“唯见采蒿大妈”这一句,诗人通过“唯见”更是强调了这一现象,另一方面也反映了当下在乡村活跃的仅剩一些留守老人这一显著问题。乡村生活变迁所带来的诸多问题引发了诗人如此诗性的思考,作为读者,读后更是感到一阵唏嘘。
《流动的记忆》
清澈过,混浊过
都是为了远方而不舍昼夜
何曾管对错与得失
2024-4-13
【廖仲强点评】谁没有过过去,无论清浊得失与对错,人生,但愿只面向未来。
《流水线》
经过酸甜苦辣的打磨
你我刚成品
报知,已被淘汰
2024-4-13
【廖仲强点评】现代生活节奏太快,流水线上,才出成品,已招淘汰。何其悲哀!
《夜搂着风才肯睡去》
街灯倦了,它们
几时能劝息烧烤女孩
对校服的爱
2024-4-13
《春风里闲坐》
柳抚花绕
且看脚边换了新颜的石头
管他,上下前后
2024-4-14
【昨夜星简评】柳抚花绕的优美环境中,闲坐也是一种惬意的享受。此刻赏景适宜,不管别的。
《又见燕归》
前嫌,她已不计
可深锁的新院无法开启
只得呢喃而去
2024-4-14
【巴山一松简评】燕归来,而院不开,“只得呢喃而去”,满满的失落感。
前一篇:《油菜花儿开》《当归》
后一篇:《春风里闲坐》《我是人间惆怅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