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逐者 360 未来“终结者”?
(2010-10-14 18:00:42)
标签:
杂谈 |
竞逐者 360
腾讯有“筐”,百度出“框”,要想撼动这些强大对手成就王道,360要做的还有很多。
文
一直赞扬腾讯的360董事长周鸿祎一不留神就被扣上了“捧杀QQ”的帽子,百度也因与其利益之争对簿公堂,以往看似与腾讯的朋友关系,与百度的兄弟关系,就这样破裂了。360会成为下一个互联网王者的言论也在此时不胫而走。不过,面对本刊记者的求证,360的工作人员表示有些说法是不怀好意,“周鸿祎不会对此回应,怕再次被外界误读,也不希望媒体把他们与腾讯、百度放在一块说。”
猜想在不断诞生奇迹的互联网领域,或许有可能成为现实,机会总是有的,下一个腾讯或者说下一个中国互联网王者就在我们身边。
“想在互联网上创业首先要看看你做的事情腾讯能不能做,如果腾讯也能做,你基本上就没戏了。”这句传言说的是腾讯的“筐”,也是腾讯最近一直被炮轰的“扼杀创新”,只要是腾讯想放到自己“筐”里的服务应用,那么其他小网站就得乖乖放手。
“5年前甚至10年前,互联网还是完全竞争时代,现在已经是不完全竞争,甚至由垄断竞争进入到寡头竞争,石油、钢铁等其他行业也是这样发展的,不能算是扼杀创新。”从传统互联网转战移动互联网的王越认为,小公司大可不必为此纠结。
互联网巨头们怕的是未来自己的主业受冲击后,而某个新的市场机会自己没有布局,所以他们的出发点并不是要扼杀创新,只是要做布局和预防,同时捕捉到一个合适的,能成为自己的一个棋子的小公司。王越曾在IDG创投工作过,他觉得对于创业者来说,看好巨头们想要什么棋子,然后去做好它等着被收购,倒也是一条路。他现在做的趋势网是一个移动互联网社区。
搜狐将搜狗独立并且拉来阿里巴巴做战略投资被业内称为聪明的棋局,不过即便如此,搜狗还不能够挑战百度搜索,只有腾讯具备这个实力,周鸿祎曾表示腾讯再不发力搜索恐怕难以撼动百度。百度也感受到了这种逼人之势,在百度2010世界大会上,“框计算”成为董事长李彦宏的开场白。
“框计算把各种应用、服务搜索到百度首页上,颠覆了很多游戏规则,对原来互联网的免费模式造成很大冲击。”王越认为框计算的确可能会对行业生态产生破坏性影响。网络广告、流量转发、交易分成是网站的免费服务能够生存的基础,而“框”把用户停留时间和流量留在了百度首页上,可能会导致这些网站无法吸引用户继续自己原先的增值服务,当然李彦宏也提到了内置广告、三比七分成还有捐赠,但王越觉得这些还远远不够。
“破坏了原来的生态环境,必须再立一套有效的规则,百度不应该只用人家的产品,还要把网站的业务支撑起来。”王越觉得框计算可以做些改进,把“框”放到百度首页的次位,主位还是原有的搜索模式。
也有特例,周鸿祎的360既不会在百度的“框”里,更不想落入腾讯的“筐”中。如果说新浪、搜狐、网易“老三国”曾经受到“新三国”百度、腾讯、淘宝的威胁,那么在2010年这个节点上,360被看成是对“新三国”的新威胁力量。
有人说周鸿祎比其他IT大佬都活跃的个性,导致他所有互联网业务都想涉足。周作为天使投资人投资了很多创新企业,包括导航、下载、视频等网站,不说这些网站未来会怎样,他要做的是为构建自己的互联网事业布局,在这个过程中,去慢慢发现360应该做的方向。
根据艾瑞的统计,到今年5月时,360免费杀毒的用户数已经突破2亿。
“一开始做时大家并没觉得360有多厉害,在免费的海洋里唯一能吸引人的是安全,360无声无息地发展成聚集最多用户的玩家,现在大家领悟到周鸿祎并不只是做安全,已经布局的资源对成立一个新帝国有系统性的帮助。”王越认为,360直接跟“新三国”竞争,做他们现在的业务不太现实,颠覆其中某一家,另外两家又会趁机做大,还不如维护好现在最大的资源用户,然后把这些用户导入到新的有利可图的模式上去。
全业务产业链布局已经是互联网发展的趋势,但这种模式也暴露出它的弱点。“像网易泡泡经营不起来,新浪UC走回QQ的老路,搜狐的焦点网现在也没能上市等等。”王越认为,每一家做全业务的互联网公司都会有弱点,在经营上、分权机制上或者是资源整合能力上等不同方面存在问题,腾讯体系也有一个特殊的弱点。
一家互联网巨头收购一个小的创业者后,还会让他继续经营业务,那个业务不是巨头的主业,也不靠巨头的用户来维持,但是在腾讯体系里不是这样。
“收购过来后你去开发产品,然后你们再用腾讯的用户平台,你们只是帮助我做个产品,这个用户群体还是我腾讯自己的。”王越以腾讯收购的几家游戏公司为例分析,腾讯收购康盛创想以后也是如此。
康盛创想为中国上百万家中小网站提供建站工具,在业界享有较高声誉,先后获得天使投资人周鸿祎、红杉资本、晨兴创投以及谷歌等多家基金及企业投资。腾讯全资收购后,包括戴志康在内的所有康盛创想创始人、管理团队以及员工将继续在原岗位上保持不变,并开始着手进行QQ账号与社区账号互通的可行性研究。
王越认为腾讯以往在收购互联网公司后,在权力的分享和有效的创新激励上不够,导致收购回来的公司现在还都是服务自家公司,“你收购过来,我就专门为你做开发,产品有了收入,就不断挣你的钱,就没有创新的动力了,反正我有订单,就不断地生产,这样可能会导致收购的企业赚了腾讯几年钱以后,他自己就出来,他去创新。”
IT评论人士米晓彬说从另一个角度看,腾讯收购康盛创想,老东家周鸿祎并不一定会轻易放弃站长资源,他手头上一定还有其他建站工具软件,甚至周鸿祎会重启社区战略。
“能打破百度、腾讯、阿里巴巴三足鼎立的,应该出现在无线的‘增强现实’这一块。”王越判断。
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简称AR)是指通过手中的移动设备,把数字信息和现实世界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美国联邦通信管理委员会日前公布一项调查结果显示,“增强现实”如今已成为移动领域最热门的新话题。
欧洲的软件开发商SPRXmobile推出了全球首款“增强现实”浏览器Layar,打开该软件就会自动启动手机摄像头,用户能够在屏幕上找到哪些房子正在出售,能够找到附近有什么热门的餐厅、酒吧或商店,哪里有诊所或银行ATM机,甚至还能够找到哪里有公司招聘、哪里的商品正在打折销售等。
“这东西是颠覆的,它可以把原来人们的社会习惯、在线方式或者生活的应用全都颠覆掉了。”王越描述了“增强现实”的神通广大,随便拿一个手机,到外面对着东西,都能探测到信息,并且能够运用到内容,使用到服务,将会导致传统互联网的使用率下降。
另外一种“增强现实”是谷歌做的Goggles,它是谷歌此前为Android手机推出的免费应用程序,其功能是可以利用手机拍照的方式,搜寻拍摄物体的资讯,想要搜寻什么东西根本不需要输入关键字。
王越认为互联网巨头肯定会一个个杀进“增强现实”,现在进入移动领域比较深的是百度、腾讯、盛大,如果硬要说哪一家会做“增强现实”,他认为最有可能的是腾讯,也许会是直接收购,也许会模仿学习。
周鸿祎对无线领域也很感兴趣,他手中的360安全卫士以及360信安易占居手机安全市场很大份额,不过王越觉得周鸿祎现在还停留在掌握了这些资源和用户,还没有像百度、腾讯那样专门在无线领域布局,他布了一个手机360,以后如果想在无线未来去玩是不够的。百度和腾讯都有发力在无线互联网上去做类似的探索,也还没有真正投入到更深入的业务上去,只是有一个移动互联网事业部,有专门的无线部门来管无线领域,比如做搜索、做手机操作系统、做浏览器,还没有做,但至少比周鸿祎要快一些。
已经在互联网安全领域带来颠覆性革命的周鸿祎,能否在未来的互联网江湖上再做颠覆,后发同样制人,值得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