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赢家
名利双收的买卖
在中铝的覆辙之后成功收购澳大利亚钼矿公司,民营企业家刘汉收获的远比一般人想象的多。
文
盛产可爱袋鼠的澳大利亚是个好地方,在这个资源价格长期看涨的时代,只要你舍得为那里丰富的金属矿藏砸下赌注,八成就能获得不错的回报。但是这可不是任谁有钱就能办到的,澳大利亚有自己的条件,这回它毫不犹豫地批准刘汉实际控制的四川汉龙(集团)有限公司以2亿美元收购其全球最大钼矿公司55.49%的股份,是不是与汉龙集团的中国民营企业身份有关?
倘若联想到去年中国铝业公司收购世界第三大矿业公司力拓矿业公司195亿美元交易令人沮丧的失败,以及刘汉毫不隐晦地宣称计划向澳大利亚与钢铁有关的矿产投资50亿美元以发展成能与必和必拓公司、力拓和FMG公司展开竞争的澳第四大铁矿石生产商,就很难让人不这么想。同样是以满足中国不断增长的矿产需求为目的,但与澳大利亚总理陆克文事后给中国铝业总经理熊维平“澳大利亚对中国投资者仍表示欢迎”的话在舆论看来是“安抚”不同,在成功收购澳大利亚钼矿有限公司的庆祝仪式上,刘汉得到的是陆克文“祝愿两家公司在未来的合作发展中能取得成功”的贺信。
通过创造这桩中国民营企业迄今在澳大利亚的最大交易,因被发现是在汶川大地震中屹立不倒的“最牛希望小学”捐建者才完全进入公众视野的刘汉向他理想中的“世界级充满竞争力的”矿业帝国迈进了一大步。在投资澳大利亚钼矿有限公司以前,虽已投资铅锌、金、稀土、大理石、煤、钾、锂等多座矿山的汉龙集团的投资触角还没有伸出过国门,不过即便如此,刘汉也已令四川省矿产界人士称其为“四川矿产界的真正大佬”,因为他“手上不仅矿多,而且不少都是好矿”。例如,储量居亚洲第一、世界第四的云南兰坪铅锌矿和远景储量达300吨的四川木里梭罗沟金矿。
按照行业分析师“目前50美元/公斤左右市价的钼铁即使低至20美元/公斤也能实现盈亏平衡”的说法,汉龙集团此次与澳大利亚钼矿有限公司能在25年内持续供应世界市场5%钼消耗量的交易是笔不错的买卖。对澳大利亚政府来说,这种纯粹的企业行为不是问题,就像陆克文当初告诉中国的:“我们仍需要你们的钱。”在《悉尼先驱晨报》看来,澳大利亚政府面对的真正难题,是是否该通过作为国有企业的中国铝业注资力拓那样的“政治难题”。
1994年凭一己之力在钢材期货市场一战成功的刘汉和他的公司在中国铝业遭遇滑铁卢的国度受到的显然是真正的欢迎。他仿佛成了一个亲善大使,尽管他对那个国家的人民表示创立汉龙矿业(澳大利亚)投资有限公司的目的首先是“响应为国家经济发展提供矿产资源保障的号召”,但作为总理,陆克文那句“中国民营企业四川汉龙集团注资控股澳大利亚钼矿公司,代表着中澳两国关系的最新发展”的话,代表的却是整个澳大利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