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券商派 震荡中登顶

(2010-06-08 15:46:40)
标签:

杂谈

券商派 震荡中登顶

风格习惯决定成败,贴近市场、操作灵活、反应准确是券商派在这一轮胜出的关键所在。

文     本刊记者   于娜

在今年以来的一轮震荡市中,好买基金研究中心最近的一项统计表示,比较成立满6个月的311只私募基金,其中券商派私募以较大的优势胜出。专业人士认为,基金经理人的风格习惯决定成败,贴近市场、操作灵活、反应准确是券商派在这一轮胜出的关键所在。
在震荡市场中,券商派私募基金优势凸显,也印证了券商出身的基金经理操作灵活的特征,在震荡市有望获取更高的超额收益。
但从业绩离散度看,虽然整体业绩胜出,但私募业绩的离散度仍然非常大。好买基金研究员肖永洁认为,比较之下公募派基金经理人业绩离散度最低,水平表现相差不多,民间派表现参差不齐,券商派基金经理人表现居于两者之间。    
券商派私募基金经理人很多是券商资产管理部或投行出身,操作上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结合,宏观策略来看,个股发掘也精通,持股集中度不会像公募派那么高,有些跟民间派差不多,平均在10只左右。“既能踏实调研做价值投资找好股票,又具备灵活操作和选时、选热点的实战经验,是新价值的综合优势,也是我们业绩排名全国前列的原因。”这是新价值罗伟广给出的答案。
肖永洁认为,业绩好的券商派私募操作比较贴近市场,对市场情绪把握比较准,对波动、热点、新政策会有适时反应,因为券商派的一个自身优势是曾做卖方研究,与民间派相比投资方法、理念更加系统,业绩可持续性强。而有些民间派基金管理人虽然有着几十年的股市经验,但是不能将其提炼到一个理论高度,具体折射到投资操作上就是没有传承性,他们个人能力突出,习惯单兵作战,“大盘感觉好不好”会让业绩出现大的起伏,业绩可持续性弱。
肖永洁发现一个现象,一家私募公司的管理团队多数都是券商出身,会产生多基金经理制,产品发行比较多,由不同的基金经理管理,比如新价值、朱雀。新价值有3位基金经理,朱雀有5位基金经理,都是一起从券商出来的,个人能力都很强,这样的优势在于一个团队里存在实力相当的人,从而有一个制衡机制,基金经理人有不同的观点可以争论,也许谁也说服不了谁,但至少会对自己的观点做进一步的思考,而公募派中很少有两个公募出来的基金经理合作开公司的,基本都是一人开一家,一人当家。
股指期货、融资融券对各派私募基金江湖地位的影响成为当下的热点话题。肖永洁认为,因为股指期货相关细则还没有出台,无论哪派私募基金大多还是在观望,还无法预测风格的变化,将来的参与程度和热情,更多是与基金经理人的性格有关,决定于他们对风险的偏好。而融资融券的利息和门槛很高,杠杆作用很难放大。
股指期货长远发展要看公司硬件,人才储备,期货人才很少,大部分被公募基金挖走,相对券商派而言,公募派在股指期货上存在一定的资源优势。有些公募派基金管理人本身就在海外有对冲基金,可以把内地的人带到香港去培训,或者本身就有海外对冲基金团队。
对于基金经理人的出身对投资者的意义,肖永洁认为,从公司经营风险来看,公募出身的基金经理有过往业绩和从业经历公开可查,个人诚信体系相对明晰,没有坐过庄、建老鼠仓的“案底”。券商派相对较难查证,除非曾有不良交易行为的券商会被曝光,而民间派中有些人很低调,对其过往历史完全一无所知,存在不确定性。
肖永洁同时认为出身的意义会逐渐削弱,如果过了几年后,在一个基金经理人的身上还存有公募、券商或民间派别的烙印,说明他角色转换还没有到位,除非是新进入者。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