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云南大旱

(2010-04-08 11:49:31)
标签:

杂谈

云南大旱

2010年,云南昆明一月降雨量仅为3毫米,同期相比偏少了78%,降水最高的石林县降水量仅为6.2毫米,各地降雨同比偏少了6-9成。石林绿塘子水库原来拥有20万方的蓄水容量,但是由于近半年的干旱,截止到2月初时,这个水库已经完全干涸见底,水库库底已经形成了又深又宽的淤泥裂缝,用手试探,探不见底。

文    成城

2月26日,云南绿塘子水库。
年轻人在干涸空旷的库底玩摩托,小女孩则从龟裂的地缝中捡鱼回家喂猫。
60年不遇的大旱,600多万人饮水困难,3000多万亩农田受旱。整个云南,上上下下都在找水。
事实上,大旱从去年农历七八月份就已经开始。
更可怕的是,据气象专家预测,云南的旱情有可能持续到5月份雨季到来之前。
当地的专家认为,2009年6月开始,赤道中、东太平洋海水异常偏暖,出现了一次新的“厄尔尼诺”事件,从而引发大气环流异常,使北方冷空气难以南下影响云南;再加上云南本身低纬高原特殊地理位置的影响,导致了去年冬天到今年春天的持续干旱。
云南省气象局科研人员也给出研究结论:自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以后,云南出现了气候增暖的现象,以上世纪90年代后期增温最明显。1986年以后出现了13次暖冬,大部分地区冬春季降霜日数减少,全省降雨日数逐渐减少,高温干旱事件频率增加,尤其进入21世纪以后,高温干旱事件愈发频繁。
本来,云南这片红土地并不缺水。
据悉,在云南境内,径流面积100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908条;湖泊面积311.388平方公里,流域面积2920平方公里,平均水深5.12米,最深处11.3米。人均水资源超过10000立方米,是全国平均水平的4倍,排全国第三。
但是,由于其境内多山,地形地貌复杂,“人在高处,水在低处流”的情况很普遍,开发利用难度大,成本高;另外,水资源与人口、耕地等经济发展要素不匹配。占全省土地面积6%的坝区,集中了2/3的人口和1/3的耕地,但水资源量却只有全省的5%。尤其是滇中重要经济区的人均水资源量仅有700立方米左右,特别是滇池流域不足300立方米,处于极度缺水状态。
正是由于这样复杂的水资源和地形地貌条件,大部分农村人只能靠收集山上的泉水或者雨水生存。大旱袭来,他们的饮水问题首当其冲地受到影响。
无论如何,百年一遇的干旱,给一直以自然资源丰富自诩的云南一记响亮的耳光。或许不久的将来,雨水将回归这片干涩的土地,但是不管怎么样也冲淡不了这次干旱在云南人心中留下的烙印。
从科学的角度上讲,我们可以把这次百年大旱归纳为一次“概率事件”:一场在历史中随机出现的极端天气事件。不过当我们一步步靠近这次干旱的谜底时,发现问题并没有那么简单,除了科学以外,我们还有很多地方值得探究和反思。
云南大学资源与地球科学学院大气科学系、主要研究气候与自然灾害的教授阎冠雄认为,抛开气候因素对这场旱灾结果的影响,政府是否也应该反思反思。事实上,从去年的北方大旱到今年的西南大旱,暴露出的一个最大的问题就是,当前的水利设施严重不足,且老化严重。上世纪50年代,政府掀起了一股兴修水利的热潮。先后修建了一批水库。但此后的这些年里,一方面,水利工程的发展一直比较缓慢,很多地方的农田水利设施老化严重;另一方面,人口增加了许多,用水量也在增加。出现如今的严重缺水现象应该是必然的。
从云南省水利厅提供的数据看,目前整个云南省水库的蓄水量仅为11亿立方米,不足往年的一半,比去年同期减少了15亿立方米;64条中小河流断流,934座小型水库和山塘干涸。
“云南的水库主要靠雨季降雨蓄水,一旦错过了这个时机,水库就只能够吃老本。”云南省地质矿产勘查院副院长骆银辉说,按照云南往年的气候特点,9~10月是雨季后期,还可能出现阴雨天气补给水库和河流。然而去年9月之后滴雨未降,加上秋天气温偏高,蒸发很大,基本上没有水库能逃过干枯的厄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