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扳指 贵气流传
(2010-04-07 17:00:50)
标签:
杂谈 |
玉扳指 贵气流传
文
在北京经营企业的张先生收藏了一件和田白玉扳指,时而拿出来佩戴把玩一番,虽然是新工,但是玉质非常温润。与张先生同好玉扳指的从古至今都大有人在,而其中开一代风尚者当属清乾隆皇帝。清乾隆御制扳指是拍卖会上的顶级拍品,世界上只有少数私人收藏家能够拥有,更多的爱好者则通过收藏玉质精美的和田玉扳指,来感受它的贵气和内涵,而随着艺术品价格的上涨,升值潜力也成为玉扳指带来的另外一种享受。
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一幅《乾隆大阅图》中,描绘了乾隆即位后第四年,在京郊南苑举行阅兵仪式的情景,画中乾隆右手拇指上佩戴了一只白玉扳指。
玉扳指又叫玉韘(音同射),本意是拉弓射箭时,套在射手右手拇指上扣弦用的一种工具,后来玉扳指作为实战工具的功能减弱,反而成为一种身份和能力的象征。据介绍,故宫现存包括玉质、木质、金质等各个种类的扳指多达几百个,单是玉扳指就有上百件。乾隆皇帝则是一位空前绝后的扳指玩家。
清代开始,由于皇室的推崇,玉扳指的工艺更为精细,材质、造型、纹式、图案都得到空前发挥,其中珍稀者更配备专门的扳指盒养护,那些漆器、象牙、鎏金的玉扳指盒本身就是一件难得的艺术品,更何况享受这种优待的玉扳指呢?
查找海内外扳指拍卖市场纪录,发现在宫廷制作中,乾隆朝的玉扳指占了绝大多数,乾隆皇帝和玉扳指之间为何有这么深的历史机缘呢?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杂项的专家郭福祥认为两者之间确实有着不一般的联系。乾隆是一位修养非常全面的君主,文能琴棋书画,武可骑马射箭,可谓样样精熟。在平时的骑射活动中,乾隆皇帝所使用的扳指基本上都是用角类或牙类材料制作,这可以从故宫博物院所藏的《乾隆大阅图》和《威弧射鹿图》等绘画作品中得到证明。对于用来陈设和鉴赏的以珍贵材质尤其是玉制作的扳指,乾隆帝更是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投入了很高的热情,使扳指这种原本以实用为主的日用物品登上了具有很高艺术趣味的大雅之堂。
乾隆对玉扳指的用心也是超出了常人。有一年清明前后,乾隆得到了一枚玉扳指,他非常喜爱,写下了《咏玉韘》的诗作,称赞这件玉扳指可以对人的思想产生启迪和警示。几个月以后,乾隆在诗作中再一次称赞了这件扳指,并且有了更加深邃的感触:“终不可谖惟令德,佩之无斁岂虚谈。环中内外光明莹,一气浑融万理涵。”乾隆皇帝为诸多玉扳指写过不下五十首诗,专注和喜爱可见一斑。
乾隆帝为什么对玉扳指如此关注呢?郭福祥分析大致有以下几个原因:一是出于维护和保持满族传统文化和民族特色的需要。骑射历来被认为是满族的立国之本,乾隆就曾讲道:“骑射为我朝家法,每谆谕子孙当万年遵守。是以予虽年逾古稀,必岁幸木兰行猎,犹能引控自如,多有中获,盖以身先之,不敢自逸。”而作为必不可少的辅助性工具,扳指自然会让人联想到骑射的重要性,乾隆帝在他的御制扳指诗中经常强调的也正是这一点。以小及大,见微知著,通过一枚枚小小的扳指,所要表达的是对家法朝纲极力维护的迫切心情。
二是玉扳指对制作,对材质的要求非常之高,对于这些珍稀温润的美玉,乾隆帝并不是简单地将其作为珍宝欣赏,而是受中国传统的“君子比德于玉”观念的影响,自觉不自觉地从玉的美升华至对人生美德的观照。
三是玉扳指虽然体量很小,但制作并不简单,尤其是画意扳指、御题诗文扳指,没有高超的技艺很难做成一件精美的艺术品。从现存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的乾隆御用画意玉扳指来看,这些作品都构思严谨,雕琢精细,水平相当之高,确实值得细细把玩品味,无怪乎乾隆帝要屡屡为之题诗咏赞。
乾隆对自己的御用扳指更是追求极致,宫中匠人高手为其制作的每一件扳指都是精美绝伦,也是如今收藏家眼中的顶级珍藏。一套清乾隆御制翡翠和田玉扳指七件连御制诗剔红紫檀盖盒曾经出现在2007年香港苏富比拍卖会上,经过多轮竞拍,被亚洲私人收藏家以4736万港元拍得。这套扳指是在乾隆年间花了30年时间制成的,10年之前,于另一家拍卖行拍卖时,价格是497万港元,10年间升值近10倍。
郭福祥介绍,乾隆的御用扳指是有固定式样的,包括膛口的大小、壁的厚薄、具体形状等,都是为乾隆量身定做的。其次,乾隆帝自己对御用扳指的制作非常关注,在制作的每一步骤中,往往都要亲自过问,提出具体的意见,让工匠参照执行。正因为如此,乾隆帝的御用玉扳指基本都是由宫中如意馆的玉工承做,这样更便于乾隆帝在极其细微之处参与指导。
高价拍卖成交的七枚玉扳指中,碧玉、汉玉、青玉四件扳指上都刻有乾隆帝的御制诗,两件白玉扳指中一件为阴刻勾云纹饰,另一件则为刻御制诗画意扳指。画面上一老翁头戴斗笠,身著蓑衣,坐于江边山岩之上,注视着水中的钓竿。远处是波光粼粼的水面,老人身旁为用红色沁色表现的山岩,山中一条小路弯弯而上,古松森森,别有情趣。画面空余处刻收录于《高宗御制诗三集》卷六十二中的“题寒江独钓玉韘”诗,这是乾隆帝专门为此件画意扳指所写的诗作。而赤皮青玉扳指则在红色玉皮上阴刻勾云纹地,上面四个开光中阳刻“八徵耄念”。
这套御用玉扳指的包装也价值不凡。外套为一剔红海鱼图圆漆盒,雕工精细纯熟,波纹如丝,一刀剔下,不见败痕。漆盒之内置一极薄而光素的红木内胆,内里平置七个叫“脐”的红木小圆柱,以固定扳指,避免扳指之间的碰撞摩擦,每个扳指外还配有黄缎围套。在清宫档案中记载了这种在漆扳指盒内配胆安脐的做法。
不过,皇帝御用扳指在收藏市场上属于稀罕之物,难以遇到。2007年8月中贸圣佳拍卖了一件清乾隆玉雕御制诗文马鞍形扳指,成交价格是134.4万元。御题诗扳指相对前者出现在拍卖会上的数量要多些,.2009年北京保利春季拍卖会上以50.4万元成交了一件清乾隆黄玉御题诗扳指,扳指纹饰雅秀,形制规整,布局疏朗,体小趣足且具皇家气息,贵气逼人,所配的象牙扳指盒也雕琢得十分精美。
在收藏市场上老玉扳指越来越难以找到,而且对于普通收藏者而言,如果盲目追求老的,结果花高价买到假货的风险也很高,所以工艺精良、艺术价值高的新和田玉扳指受到青睐。一件估价28万到38万元的现代工艺的旭日东升和田白玉扳指,在中国嘉德2008年4月的拍卖会上以53.76万元成交,而且随着新疆和田玉原材料价格的不断上涨,即便是金融危机,和田白玉子料仍然比黄金还昂贵,一公斤的子料在几十万到上百万元。
新疆和田白玉价格居高不下,而收藏市场上出现的青海白玉和俄罗斯白玉与其十分相似,虽然它们也是名副其实的软玉,但是,由于受地质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用它们制作的工艺品与新疆白玉作品相比,不仅在感官效果上不尽一样,而且把玩后所呈现的滋润感也比新疆白玉稍差,这些自然也会影响到收藏价值,更为关键的是价格区别巨大。
综合来看,青海白玉的透明度比新疆白玉高,做成的成品有半透明的感觉,有的青海白玉内部还呈现白色透明的“筋”。一般来说,青海白玉佩件贴身把玩后,不像新疆白玉那种滋润、糯柔的感觉,显得“粗”、“涩”、“粳”。
俄罗斯白玉的质地相对新疆白玉而言,亦显粗涩,“白”而不“润”,部分会给人一种“死白”的感觉。若将新疆白玉与俄罗斯白玉放在一起比较,前者“润”而白得细腻,后者“糙”而白得无神,而且俄罗斯白玉在雕刻时容易起“性”,细工比较困难,容易崩口。
另外,将新疆白玉切成片状,轻轻敲击之下,发出的声音如古人所言:“其声清引,绝而复起,徐徐方尽。”青海白玉与俄罗斯白玉发出的声音达不到这种效果,显得“沉闷”。
专业人士表示,也有相当一部分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质地非常优秀,有着与新疆白玉一致的特征。收藏者要想提高鉴别水平要多看实物,不放过每一个细节之处,才能积累经验。有实力的收藏者能够得到货真价实的和田玉扳指,无论收藏还是投资,前景都被看好。
准确区分新疆白玉、青海白玉、俄罗斯白玉三种白玉困扰着不少收藏者,专家、行家总结了三种白玉的辨别要点,提供参考。
外皮:新疆子玉①砂眼麻皮坑原生皮:表皮布满皮肤毛孔一样的细小砂眼,犹如凹凸不平麻皮坑,分细性、粗性两种。细性砂眼麻皮坑原生皮,云絮状纹理较细,砂眼小,皮质细腻。粗性砂眼麻皮坑原生皮,云絮状纹理粗,砂眼大,皮质粗。②色沁原生皮:一部分子玉在河里受到其他矿物质侵润、渗透,不仅表皮光滑,而且出现许多色彩,所以称“色沁皮”。色沁皮上,颜色变化较大,有“蜘蛛纹”、“蜈蚣纹”等,还往往呈现深浅不一的“圈点”、“圈线”。
俄罗斯子玉的外表特征是毛口表皮未见凹凸不平,打磨的成品有明暗相间的平底麻皮坑产生。所呈黄褐色、深褐色不均匀。部分糖皮表现为许多黑褐色的斑点,融入乳白色、棕褐色中形成薄层外包裹体,也有渗透到里层的,形成不规则“糖包玉”、“玉夹糖”(业内人士称此为“串糖”)现象。
颜色:
新疆子玉外皮颜色较多,通常有白色、青白色、灰白色、黑色、秋梨色、桂花色、枣红色等等。
俄罗斯子玉外皮颜色较为单一,以白色、乳白色为基色,棕褐色、蛋黄色、糖色等典型色在一块玉内,由外到内地呈现出来:最外层的灰白色→第二层的深褐糖色→第三层的浅褐糖色→一直过渡到纯白色(行业人士称此为“串色”)。
质地
新疆子玉体如凝脂,油性极强,透闪石含量几乎达到99%,云絮纹理短而致密,精光内蕴。质地温润、细腻,物理性能稳定。
俄罗斯子玉质地细腻、温润,油蜡性好。小团块云絮状纹理致密均匀的,品质接近和田子玉。由于透闪石含量不够稳定,虽然一般子料的内层玉质细腻,色白,但有少部分会泛红、泛灰。
在宝石学的鉴定指标上,青海白玉与新疆白玉在化学成分、结构上相同,只是产地不同而有某些差异。
外皮:青海白玉山料与新疆白玉山料的产出,两者的块度都比较大,断口参差,但青海山料玉大面较整齐,片理化现象较少,而且有白皮料、烟灰白料、黑白相间的玉料等品种。
颜色
青海白玉的颜色多数呈灰白至蜡白色,少量黄灰色称为“米汤色”,与新疆山料玉的颜色不一样,有灰暗不正的感觉,不明快。另外,翠青色、烟灰色、黑色等特殊颜色与白玉共生一体,成为青海白玉的典型颜色特征。
透明度
大多数青海白玉透明度明显高于新疆白玉,有些呈半透明状,油性较弱。有的玉料,局部块面的透明度不均匀。较纯净的玉料,通透而给人以有灵气的感觉。料中有时见“水线”、“水露”纹。
质地
青海白玉呈纤维状与叶片状交织而成的毡状、束状结构,有絮状棉绺或黑褐色翳状斑点,“石筋”、“石钉”等杂质是常见的玉性特征。新疆山料玉呈云絮状,往往出现长条状、长丝状,加工时有起皮现象,体内含米粒屑斑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