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新能源的“火炬手”

(2010-01-04 16:23:47)
标签:

杂谈

新能源的“火炬手”

从进军北京“白手起家”研发太阳能,到承建北京奥运场馆节能工程,程翠英的新能源征程显得传奇而惊心动魄。

文   本刊记者  王开峰   刘敬峰

2008年8月8日,在全球瞩目的北京奥运火炬传递中,北京天普集团总裁程翠英成为数万名火炬手中最幸运的一名,参加奥运开幕前最后一天的火炬传递;作为绿色奥运的新能源技术供应商,天普集团承担工程项目得到奥组委的高度认可。
2009年11月14日,联合国工业发展组织太阳能研发暨产业基地落户北京天普集团,签字仪式在甘肃兰州举行;此举标志着天普技术研发、市场营销全球化战略正式启动。
从菏泽农村一名不甘贫穷落后的乡村女青年,到当地小有名气的生产沼气设备的新能源公司总经理;从进军北京“白手起家”研发太阳能,到承建北京奥运场馆节能工程,程翠英的新能源征程显得传奇而惊心动魄。
  
 转战新能源
程翠英出生于菏泽单县。可以想象这个至今仍需要山东省重点扶持的地区,三十年前农村的发展状况,贫穷几乎充满了程翠英成长的记忆。
贫穷历练了程翠英质朴、要强、坚韧的性格,“一定要脱贫致富”的信念促使她踏上了艰难的创业征程。
上世纪80年代初,在中国农村改革刚刚拉开序幕时,程翠英和丈夫就在家乡创办了主要生产沼气设备的单县能源服务公司。程翠英认定,沼气是农村的新能源,用它替代农民做饭取暖用的柴草、煤炭,既清洁卫生又可实现废物利用,肯定有市场。
事实验证了程翠英的预见。经过近十年发展,在夫妻俩的苦心经营下,公司已发展为拥有三所技校、十几个分厂、上千名员工的大公司,成为菏泽地区远近闻名的新能源企业。
然而,一次普通的市场调研,颠覆了程翠英脑海中原有的“新能源”概念。一份太阳能开发前景的调查报告,让她发现了更大的商机。程翠英至今仍铭记报告中的一句话:地球接收的太阳能,仅占太阳表面发出能量的20亿分之一左右,即使是这些能量,就相当于全球所需总能量的三四万倍。
在市场打拼中已经小有成就的程翠英,敏锐地意识到一个更有前景的事业正向她迎面走来。一个大胆的想法由此而生:放弃菏泽已有的企业,到北京发展太阳能事业!
1989年底,带着两千元积蓄,程翠英和丈夫带着孩子一起来闯北京。回想当初到北京创业的历程,程翠英坦言困难重重但不悲观后悔。
目前,天普集团已获得30多项国家专利,并获得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免检产品、中国太阳能热水器金太阳(CGC)认证等200多项荣誉。其中近期自主研发并获得国家发明专利的“异型内管真空集热器”,打破了真空集热器内外管为两个同心圆的传统模式,内管采用梅花异型,从而使产品集热效率提高10%~25%,推动了真空管发明专利的产业化升级。

 奥运火炬手
七年搬了三次家,可见北京天普起步的艰辛。
1989年底,程翠英初到北京时,租赁了北京城建在立水桥附近的房子。在这片亦家亦厂的临时建筑中,程翠英完成了技术研发、购置设备、原料采购、新品面世、市场营销等一系列“高难动作”,至1994年搬家时,天普年销售收入超过500万元。
天普的“第二个家”租赁的是位于西四环附近的旧厂房,并专门设计装修了生产真空管的车间,天普自此实现主要部件的自有化。
1994年,天普出口比利时的第一个真空管热水器由此诞生。尽管每年只有四五个集装箱的出口量,但这是中国出口的第一批真空集热管。
尽管到1995年的年销售收入已过3000万元,但巨额市场订单与产能规模饱和之间的矛盾,不得不让程翠英开始寻找新家。
天普一定要有自己的家!1996年,程翠英用“农民土地补偿款入股,每年回报10%”这种朴素的资本运作模式,在大兴征地99.9亩建设新厂房。
与新厂房同时建筑的,是一套在今天被称作“零排放”的节能型别墅。这个建筑面积约300平方米的三层节能房,共有11个房间,如果不是亲身体验,很难了解其特别之处。
集热模块的使用是该房的最大“亮点”:热水回流后不但可以洗澡,冬天还可以为房间供热;到夏天,热水经溴化锂制冷设备处理后,起到制冷作用。
究竟太阳能在住宅中的热利用率如何?程翠英在每个房间都安装了温度计,并每天严格认真地进行数据收集。
令程翠英没有想到的是,节能屋竟然将天普推到奥运建设的大舞台,并为她赢得奥运火炬手的荣耀。
2001年7月13日,北京申奥成功。为落实“科技奥运、绿色奥运”理念,一项名为“奥运新能源专项示范大楼”的项目对外招标,由于该项目有必须5年新能源利用数据采集的硬指标——天普成为唯一的投、中标者。
建筑面积8000平方米的示范大楼于次年竣工,这个汇集了光热、光电、地热、储热等众多高新技术于一体的建筑,被海内外媒体誉为“中国能源第一楼”、“魔楼”,至今接待了6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参观团队。
示范大楼的成功为天普赢得更多奥运机会,在随后的奥运场馆建设中,天普一举拿下奥运射击场馆、安保场馆以及志愿者宿舍楼的热水工程。

 新农村旗手
“个人以为今年开展的太阳能热水器下乡活动,对众多农民而言是‘迟来的爱’。”程翠英坦言,大兴的新厂建成不久,天普就开始尝试“送热水下乡行动”。
1999年,为解决鹅房村村民洗热水澡问题,天普以成本价为全村安装了约100台热水器。
2006年,程翠英与大兴区领导通电话时谈到“新农村建设”问题,反应敏捷的程翠英立马反问:没有新能源怎么能叫新农村?
于是经过20分钟的沟通,一项名为“新农村、新能源、新农民、新生活”的工程在“农业部第一示范村”北蒲州村展开,全村208户,天普太阳能集团赠送了208台热水器。
对数字感兴趣的程翠英经常算这样一笔账:目前,全国有63万个行政自然村,假如每个村庄每年平均安装5台太阳能热水器,共计年安装315万台,每台平均按2.4平方米安装量,每年可节约标准煤567万吨,每年可减排二氧化碳284万吨,按照减排交易国际市场8-20美元/吨CO2标准计算,可获2272万-5680万美元,所以,太阳能下乡为农村市场的节能减排贡献非常之大,是利国利民的大事、好事。
2006年3月,天普启动“百千万阳光工程”:“百”即企业让利100万元,在2007年底前,以无盈利形式,与当地政府共建100个村子“阳光热水入农户工程”;“千”即培训1000名“阳光使者”,熟练掌握太阳能产品的营销、安装、维修等服务,在解决他们就业的同时,带动更多人提高节能环保意识;“万”即通过参与首都新农村建设,用一年时间,让5万个农户享受到使用太阳能产品的便利和温暖。
作为新能源企业,天普采取的“为新农村建设送热水、建设施,实惠送进农家门”举措,响应落实北京市政府“让新农村热起来、亮起来、能源利用循环起来”规划。
桃李无言,下自成蹊。
在新能源产业化的征程中,身为“火炬手”的程翠英在默默积蓄爆发的力量。这一点可从天普鲜为人知的众多行业第一可以印证:定义了家用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外观、第一台圆形储水箱,首家创建了太阳能行业营销服务模式,第一台分体热水器,第一根U型管集热器,第一个温室大棚,第一个奥运示范工程,第一个太阳能热水养殖恒温箱以及将于明年5月于房山竣工的零排放试点建筑。
经过近20年发展,从最初的手工作坊式发展到今天拥有5大系列、120个自主研发品种的天普集团,程翠英感到踏实而坦然。坦然两字被程翠英解释为天普在开拓市场与组织研发方面的诸多努力和开拓都是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走过来的。天普也因之发展成连带就业人数不下5万人的大型集团公司。
领跑的不一定是冠军。程翠英深知,自己前面的路还很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