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何震:攀登价值投资珠峰

(2009-12-30 11:58:52)
标签:

杂谈

何震:攀登价值投资珠峰

对于国内价值投资者来说,如何解决看准个股后重仓出击的问题,将是修炼过程中的重点课题之一。

文/《华夏时报》记者  祁和忠

截至今年9月25日,国内著名私募——上海汇利资产管理公司旗下汇利优选一期的单位净值为123.71元。这意味着该私募基金产品在自去年7月25日成立以来的一年多时间里,已取得了23.71%的收益率。同期,上证综指仅上涨1.84点,汇利优选一期跑赢大盘平均水平逾23个百分点。
这是一个相当不错的业绩。然而,公司创始人何震对于这样的业绩表现并不满意。“做得不好。”他如是自我评价说。“20年的发展,中国A股市场已培养出一批顶尖的交易型选手,但在价值投资领域,与美国等成熟市场相比,仍有相当大的距离。不过,我相信,经过未来的不懈努力,中国的价值投资者将能登上世界投资界的珠穆朗玛峰。”
在这条攀向价值投资巅峰的路上,何震已经行走了15年。现在,他正在私募基金这个新的平台上,上下求索,向成为伟大的价值投资者的目标不断攀登。

以战略代替策略

在2002年至2008年的近七年时间里,何震一直在广发基金公司工作。作为在公司筹建期间,就通过内部招聘进入广发基金的核心成员之一,广发基金为何震的扬名立万提供了施展身手的广阔平台,而何震也为广发基金在短短五六年时间里迅速跻身国内前十大基金公司立下汗马功劳。
在进入广发基金前,何震曾先后在海南国际信托、君安证券、广发证券工作,积累了近8年的股票研究与投资经验。在加盟广发基金后,他先是任广发旗下第一只基金广发聚富的基金经理助理,在2004年7月26日广发稳健增长基金成立后,他担当该基金首任基金经理。
“在2004年至2005年,价值投资理念刚刚在中国兴起,A股市场上有一批价值低估的好股票,盘子不大,成长性高。”谈及当年就任基金经理后的市场情况,何震回忆说。他接着表示,经过最近四五年的发展,价值投资已经成为主流之一,各类机构投资者都在拿着放大镜仔细寻找价值低估的股票,因此,在现在这个阶段,要发现像当时一样又便宜又好的股票已越来越难。
在2004年的单边下跌行情中,何震采取稳步建仓、越跌越买的策略,在基金成立后的前两个多月时间里,已把股票仓位建至约54%,至2004年底,股票仓位进一步提高至63%,接近基金契约所规定的上限65%。
在具体个股选择上,何震所配置的个股既有上海机场、贵州茅台等白马股,也有苏宁电器、盐湖钾肥等对企业价值深入挖掘的股票。由于资产配置策略准确,个股选择能力突出,在2004年三至四季度的建仓布局过程中,广发稳健的单位净值基本围绕1元小幅波动,并在2005年取得17%的收益率,列当年所有开放式基金第一名。这令何震一战成名。
2006年“五一”长假后,广发策略优选开始募集,由何震担当基金经理。该基金原定募集期为一个月,但因投资者认购踊跃,头两个交易日的募集额已超过45亿元。该基金于5月15日提前结束发行,最终首募规模达184亿元。在该基金的发行过程中,何震的明星基金经理效应得到集中体现。
在广发策略优选的投资过程中,何震提出从战略高度看待该轮行情、以战略替代策略的投资思路,通过加大对行业龙头股的持有比例和持有时间,分享这些企业成长带来的丰厚收益。2006年下半年,该基金的收益率达45.61%,2007年达145%,业绩表现名列前茅。
但何震对此并不满足。当他在公募基金业的发展达到顶峰之际,2008年2月,何震毅然辞职,华丽转身,着手他在私募基金业的打拼。

形成和坚持自己的风格

2008年3月,上海汇利资产管理公司在上海成立,注册资金为3000万元,何震任总经理兼投资总监。公司主营业务为企业委托资产管理、投资管理、投资顾问、财务顾问等。
2008年6月11日,何震与中信信托合作的首个阳光私募产品汇利优选一期开始发行,至7月21日完成募集,并于2008年7月25日成立。在汇利优选一期成立后,面对当时疲弱的A股走势,何震通过轻仓策略来规避市场的系统性风险。从2008年7月25日至2008年11月14日期间,汇利优选一期基本在100元至100.73元的极窄区间内波动,同期上证综指则从2865点下跌至1986点,其间最低曾至1664点。
在大熊市期间,最好的投资策略就是轻仓甚至空仓。通过这种策略的运用,何震成功地躲过了A股市场2008年下半年的惨烈下跌。与管理公募基金追求相对收益不同,在踏入私募基金业后,无论股市涨跌,追求绝对正收益成为铁律。公募基金只需要按照契约要求进行资产配置和个股配置,追求的是相对收益率排名,而对于私募基金来说,则首先必须在保全资产安全的前提下,获得尽可能高的正收益。
从2008年11月中旬起,在大盘止跌的背景下,何震开始小幅加仓,汇利优选一期在短暂下探至98.15元后,开始逐步积累盈利,至今年2月底,该私募基金产品的单位净值达109.16元。
从今年3月份起,何震逐步加大投资力度,至今年7月31日,汇利优选一期的单位净值最高达148.63元。但在今年8月份的大调整行情中,何震未能提前减仓规避,致使基金净值出现了约16个百分点的回落。
“我们也在不断的学习和总结过程中。”回顾近一年多来的私募基金投资过程,何震说,“投资一方面要形成和坚持自己的风格,不要羡慕别人,因为任何一种风格都不是全天候的,都有不适应市场的时候;另一方面又要能发现和了解自己的缺点,并有针对性地进行提高和完善。”
何震表示,对于国内价值投资者来说,如何解决看准个股后重仓出击的问题,将是修炼过程中的重点课题之一。他举例说,巴菲特的过人之处就在于选准股票后,敢于重仓持有,甚至在可能的情况下会收购整个公司。很多投资者都曾购买过翻了一倍甚至两三倍的股票,但由于所持有的仓位比例不高,并不能给整体资产的价值带来突出的贡献。而那些敢于重仓出击、集中持有的投资者,一般是对于所选择的个股事先做了深入的研究,他们获得超额收益率的机会往往较高。


对话何震

A股进入后暴利时代

《投资家》:请问你如何看待当前A股市场的大盘走势?
何震:现在,金融、钢铁、石化等三大板块已占到A股总市值的约七成。这三大板块个股的价格现在总体比较合理,其中银行股的市盈率只有十多倍,这意味着指数向下调整的空间已经比较有限。
而从A股与H股的比价关系看,银行股的H股股价相对于A股股价已总体呈现溢价,这令A股的稳定性得到增强。
《投资家》:既然A股向下空间有限,那么是否意味着后市将有大的机会?请问大盘的上升空间有多大?
何震:向下调整的空间不大,并不代表会大幅上涨。A股投资的暴利时代已经结束,现在处于微利时期。受2006年、2007年每年100%以上的收益率影响,很多人仍对投资股市的收益率有着不切实际的预期,如果达不到50%的收益率就会感到不满意。但实际的市场状况已不支持这样的高收益率。
从中长期看,如果每年能获得20%至30%的收益率,复利效应将会非常巨大。事实上,在2001年至2005年,A股市场的平均投资收益率一直是亏损的。
《投资家》:从行业或板块角度看,你认为市场有哪些机会或风险?
何震:我比较偏好成长型企业,这类企业以技术类股票居多。从行业角度看,一旦世界经济复苏,出口导向型的龙头企业盈利恢复会特别快。对于资源类股票,如有色、煤炭等,我认为现在的估值已经太贵了。
在选股方面,历史上,每一个大牛股都是从小企业成长起来的,比如美国的微软、国内的苏宁电器。但小公司能不能成长为大公司又存在太多的变数,所以选股时有非常严格的条件。例如,要有很高的壁垒,包括管理、技术、规模或行业准入等方面的壁垒,最高的壁垒是技术和管理。同时,要看成长空间。如果一个行业就只有四五十亿的规模,那企业肯定也做不大,最好是行业空间很大,没有限制,像零售业比较容易出大牛股,就是因为这个行业的规模很大。另外,商业模式也很重要,要看其盈利模式是否比较容易复制。在具体选股时,有时候会更看重成长空间,有时候会更加看重进入壁垒。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