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芳冷艳凤穿牡丹
(2009-12-09 11:01:47)
标签:
杂谈 |
孤芳冷艳凤穿牡丹
总有一种力量会引她进入释放美丽的艺术殿堂,而她从10岁即开始的近20年的文艺生涯也令她的美丽渐渐沉淀或者说超拔起一种气韵一种涵养,美丽是先天的,也是养成的。
文/苍玮
一部在2007年就拍竣的谍战剧《功勋》在这个夏意阑珊的季节上星播出了。地面上还有尚未散尽的暑热浮躁,剧集中是从始至终的冰天雪地,愈看愈能让人潜下心来。国产电视剧每年有500部左右,但只有央视以及几家卫视的同步抑或轮动才能造就热播剧的声名,我们通常看到的不过是沧海中之一粟。谍战剧热了3年,纵然是因为题材的悬疑惊悚成为长盛片种,密集的推出也难免有了审美疲劳,但因为笔者是某粉,看《功勋》首先源于口味上的甄选优先。
《功勋》不容易看,背景太过恢宏,切入点也实在匪夷所思,用“刀尖上的舞蹈”这样一句惯常的对间谍生涯的形容都显得太不恰切。那种暗涌般的角力是不是那个时代当局者的本貌我们无法考证,身为观众却能真切地感受到不动声色的撕扯纠缠。如果它是一部舞台剧,在两个小时或者更长一点的时间里,我们能承受它悲剧的张力,而它偏偏序属本来被定位为快餐文化的电视剧之列,所以我说,看《功勋》是一种沉重的体验。但长篇再晦暗,也有一抹亮色,来自女主角,红色间谍卓越,她的扮演者——李小冉。
这是一个游走于多重身份间的角色,方才还是苏联红军的军中骄女,转瞬即成被抛弃的飘落浮萍,时而是新京街头的抗联战士,时而是荒僻军镇的日本侨民,被历史的洪流卷裹,在大事件发生的背景下,生存和死亡是分分秒秒的事,虽然前途命运已然注定,但小人物也有自己的作为和自主,也有改变历史的果决。李小冉的演技,在这样一个势必有些捉襟见肘的角色的塑造过程中,得到了一次很好的锤炼。
看到有个网友写道,女特工应该是形象越普通越好,但卓越的相貌太突出,这是《功勋》不可信的地方。
真是很可爱的评论呢!事实可能本该如此,但谁能接受一个不美的女主角呢?尤其还是令英俊的男主角心心念念、引以为困厄中点亮心灵的另一个信仰般的女主角呢?卓越走在破败苦寒的街市上、走在毫无生趣的要塞坑道里,裹着厚重的棉衣,若没有绰约的气质风华,那我们的目光将要落向何方?
李小冉,有一种无须言传的美。
《倾城之恋》里流苏的扮演者、及今渐有大青衣气象的陈数就评价过李小冉的容貌,认为她才是真正称得上漂亮的人。曾经是东方歌舞团国家三级舞蹈演员的陈数与李小冉是少女时代的同事,而上世纪八九十年代,东方歌舞团遐迩闻名,在中国歌舞团体中堪称殿堂级,李小冉据说是那里的“团花”。许多女演员都出身自舞蹈演员,毕业于北京舞蹈学院,她们的少女时代都在练功房里挥汗如雨地度过,没有选择舞蹈作为终身的职业也许是因为舞者的青春比演戏者的青春还要短暂,或者说舞蹈是一门更为残酷的艺术,但这些人离开舞蹈的氍毹,通常都会感念自己从舞的经历,或表达不能为之的遗憾,但李小冉,却从来没有流露过对舞蹈的喜爱,这倒像一个异类。10岁时成为北京舞蹈学院在北京地区录取的惟一学员,这实在应该算是被缪斯女神眷顾的骄傲经历,但有天赋的她却偏没兴趣,4年之后就闹着退学;20岁本是大多数人还懵懂于学业或者工作这人生第一次选择的年纪,而李小冉,已经笃定地走到团领导办公室,递上一封辞职信,从此飘然于更为纷纭复杂的演艺江湖。
记得很多年前有篇文章盘点中日女演员的出道年龄,中方举例是陈冲的16岁(《青春》),李秀明的22岁(《春苗》),日方的举例是山口百惠14岁,药师丸博子13岁,文章分析到中国女演员最妙龄的时段正好都在艺术院校里,并且一般还不准接戏。当然那已经是老黄历了,今天的女孩子大多在践行着“成名要趁早”,她们的青春成长被观众一览无余地见证。李小冉出道不算晚,21岁的时候已经遇到那部改编自池莉作品的著名电视剧《来来往往》,一身两角,开篇是男主角康伟业的青春情人戴晓蕾,后来是容貌酷肖的现代姑娘时雨蓬,电视剧很火,不过演员火的是当时如日中天的濮存昕和许晴。待到2000年,赵宝刚的青春偶像剧《像雾像雨又像风》成为了很多人真正的起点,令他们声誉鹊起,这其中当然有李小冉。她扮演的安琪,骨子里始终透着一种不可辱的高贵,不管命运将她抛向何处,都不迷失——这也几乎是李小冉本人留给观众的印象,从另一个角度说李小冉几乎不在演艺之外留给人印象,因为她基本是与娱乐圈的话题绝缘的人。李小冉的作品可能不都是很好的作品,有的或者见所未见,但这丝毫不影响她的口碑,她以一种低调的一线红星的方式存在于这个圈子,固然“像雾像雨又像风”,但好像从来就没有疏离过。她被称为“年代戏女王”,令人很容易就想起她扮演的一身洋装的民国女子,比如《夜幕下的哈尔滨》里的大家闺秀卢秋影,这几乎要成为她的专属,但她竟然不喜欢那些角色的漂亮,认为不停地更换一身又一身的华服让她心烦,所以在今夏柳云龙导演的谍战大片《东风雨》中,她扮演又一个红色间谍郝碧柔,只有两身行头,一套类似修女服的白色工作服,一件出门在外颜色灰暗的淑女装,和该片女主角范冰冰所扮演的艳丽歌女截然相反。她很快意于能够素颜上镜的简单造型,因为她心里有对角色的准确描述——“她是一位教会人员,一个非常不起眼的小女孩,在人群里你根本找不着她,就是那个年代的寻常女性。”她参演《东风雨》好像救场,戏份不多,得到邀约连剧本也没看就来了。她一向对班底很看重,对于自己的角色倒没有那么清晰的意图,也并不期待什么特殊的角色,实际上好的剧本是吸引优良制作班底的必然条件,好的剧本也必然有好的人物形象。
有时候我们不得不承认演员是特殊材料制成的人,过着晨昏颠倒的生活,赶着一个接一个的通告,但是总会调动起自己的情绪来。好像没有听说过李小冉是演员中的劳模,但她的确相当高产,看她的博客就知晓一二了,不仅更新得少,而且全部是片场的事,写作时间还都是深更半夜,博文的内容也大多脱不了赶戏的疲劳和抓紧时机小憩,以及对不能经常写博的抱歉。从这些文章里,还能够看出李小冉有种娱乐圈中人不常见的可爱率真,比如新片发布会,别人会从完全“正面”的角度发些照片和感言,可她就会在图片的配文里说“每次都要说同样的话,同样的笑容,到最后都笑不出来了”;比如她会写“讨厌韩剧!电视正放着,嗲兮兮港人的配音腔,像一束色彩艳丽的塑料花,还罩着塑料袋”;比如,对待让她愤怒的人和言论,她会直书“苍蝇太多,无须理会”;比如,放几张配戏的双胞胎小女孩的照片,很垂涎地说一看到她们就想偷一个回来。
李小冉身上有很多看上去矛盾的地方:她认为自己性格随兴,是个特别没有追求的人,但她又自陈“天天没工作我快得忧郁症了”;她宅女本色,没工作就愿意宅在家中,号称有9个游戏机,最高纪录是打了三天两夜的游戏,但每次出席时尚活动又必然是最有品位的女星;她很少运动,据说还很能吃,但身材总是不走样的完美;她说“不知为何会以演员为职业,从来没想过,既然扮上了,就必然要面对娱乐圈的纷扰”,颇似无奈,却一直能做到在演艺界稳扎稳打……联想到她不感兴趣的舞蹈也能让她舞进那人才济济的东方歌舞团,就明白了在艺术的圈子里,终究绕不过去的铁律就是那句“老天爷肯赏饭”。李小冉是天生的美人坯子,也是素颜即可面对镜头的少数人之一,美丽从来都是稀缺资源,这样的天资确实没有被埋没的理由,总有一种力量会引她进入释放美丽的艺术殿堂,而她从10岁即开始的近20年的文艺生涯,也令她的美丽渐渐沉淀或者说超拔起一种气韵一种涵养,美丽是先天的,也是养成的。
李小冉的性格有些男孩子气,也风趣豪爽,但没办法,她的样子看上去就是一个冷美人,所以很多苦情戏都找上她。她说对眼药水过敏没法子偷懒,经常要哭到脑仁疼,但自己不是柔弱的人,有什么想法坚持去做,很坚强,不容易被人打倒。是因为这种特质吧,2008年,她出演了一部被冠以“苦情女人励志大戏”的《凤穿牡丹》,这部女老板投资、女导演、女摄影,连女演员都比男演员多一倍多的纯粹女人戏里,李小冉把一个在多少逆境中奋力成长的刺绣大师郁无瑕演成了自己的“这一个”,笔者这几天追看了多集,觉得在男人戏为重的影剧界,这个挑起整部戏大梁的女性角色戏真是立得住。
当然,小冉非为自赏,但凡冷艳者,可称孤芳。若以花来比拟,我看她像一丛幽兰,或写意一点,干脆就是剧中无暇和冬青不期而遇如获至宝的凌寒而开的雪银花,都恰当。但“凤穿牡丹”这四字实在是好,表面富贵吉祥已极,实含女子终成大器之意,这样的角色不是每个演员都能遇到的,以看似矛盾之二者为题,虽曰对立,实则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