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Welcome BOSS姚

(2009-12-03 16:12:11)
标签:

杂谈

Welcome BOSS姚

成为上海男篮的老板指日可待,“BOSS姚”甚至“投资家姚”很可能在未来取代“小巨人”成为姚明的耀眼新名号。

文/本刊记者 姚博海  插图/ Yolanda

中国素有“三十而立”的说法。商人过了30岁依旧一事无成可能证明他并不适合这个身份;在竞技体育中,30岁同样意味着一名运动员的竞技之路即将走到尽头。
对于身兼技能和智慧美誉的NBA华人明星姚明来说,他将为自己即将到来的30岁甚至以后提供一份什么样的完美职场计划呢?最近姚明将全控上海男篮的消息似乎是一个明显的信号——就像乔丹收购奇才股份那样标志着一个球员向商人的转变,“BOSS姚”甚至“投资家姚”很可能在未来取代“小巨人”成为他的新名号。

情感投资?

7月21日,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就姚明收购俱乐部股权发布官方消息,称姚明全资拥有的上海泰戈鲨客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与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的股东日前达成了股权转让的框架协议。虽然目前存在的变数使股权转让的过程还有国有资产评估后在交易所挂牌时可能出现第三方竞购的情况,但是东方篮球俱乐部的三大股东文广传媒集团、上海体育职业学院和上海机场集团倾向于将全部股权转让给姚明的公司,姚明还是很有可能成为上海男篮的新老板。
其实,对于姚明来说,投资上海男篮俱乐部并非是他首次“不务正业”的尝试。
2006年,位于休斯敦的“姚餐厅”成为了他的第一次投资。这家可同时容纳400多人就餐,总投资额达100多万美元的中式餐厅现在已经成为了当地家喻户晓的“餐饮景点”,每年都在为姚明赚取不菲的收入。此外,他还在北京一处高档写字楼投资了一家健身中心。姚明还与其经纪人章明基共同投资300万美元打造巨鲸音乐网,推荐免费MP3搜索。
此前的投资都在赚钱,而在一些业内人士看来,从收购上海队这一刻开始,姚明的资产很可能会因此停滞不前甚至出现负增长。
看一看上海男篮的近况,也许任何一个投资者都会感到头疼。自从2002年姚明远走休斯敦之后,上海篮球就在以负面形象示人。最近两年,丑闻更是愈演愈烈:“滇沪斗殴”,西洋集团撤资,门票史无前例地降到2元一张仍无人问津,俱乐部发不出工资导致球员个个“断粮”。最为重要的是,在姚明收购之前这是一家已经负债9600万元的俱乐部,而如果要保持它的正常运营,每年还需要支出1500万元的费用。
不过,对于上海男篮现在的持有者上海文广集团(59%股份)、上海体育职业学院(40%股份)、上海机场集团(1%股份)来说,买家是一个并不用太担心的问题。此前,上海滩大佬朱骏就曾提出以出资的方式进行合作,同时并得到上海男篮俱乐部的部分股权,但因条件谈不拢而有始无终。而在姚明进行收购的同时,福建浔兴、一兆韦德甚至美国的财团都在潜在收购者大名单上。对于最终的结果,一位俱乐部的工作人员表示:“这更像是一次情感的投资。”
情感,对于姚明与上海男篮来说都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这里,培养和成就了姚明甚至包括其父母两代人;在这个球队中,有姚明15年的发小刘炜;在7年前,他与恩师李秋平一起将上海男篮带上了巅峰,他的世界明星之路也由此展开。为了这段情感,姚明可以花费整个赛季休假时间来为自己的好友刘炜操办婚礼,而现在,当他的这位兄弟不得不领着欠条过日子的时候,姚明出手了。
 “姚明接手上海男篮,主要是出于对上海的感情。西洋退出,上海男篮成绩不好,姚明很着急。他甚至担心球队会离开上海。东方篮球俱乐部有意转让股权的消息传出后,姚明通过我们的团队,初步了解了一些情况。”姚之队负责人章明基承认,他想不到姚明会有投资上海男篮的想法,“当姚明表示愿意购买全部股权时,我们都感到非常惊讶。他的所有投资顾问都反对这一计划。”
作为当事人,姚明并不否认收购源于情感,在接受当地媒体采访时表示:“我是一个上海人,我从这支球队迈出了我职业生涯的第一步,对城市和球队都有很深的感情。在上海篮球处在最低谷的时候,我希望能够帮助上海篮球。我时时刻刻都记得,当我在上海队的时候,我和队友、教练们一起实现的成就,当时那支球队带给城市和市民的自豪感。我觉得通过我们专业团队的努力,上海男篮能重新崛起,和上海这座城市的市场价值、影响力相匹配。”
一位资深的篮球记者这样评价姚明:“以我十多年来的观察,姚明这些年来变化不大,他还是非常正直。上海队欢迎自己的孩子回来,更希望这个孩子能带来一些有益的改变。”

商人≠投机者

性格耿直,这是姚明给许多人的印象。作为国家形象的代表,精明、强势、冷酷的商人形象似乎并不适用于这样一种身份。只不过,当二者结合在一起的时候,姚明对上海男篮的投资也许在情感的背后更多的是一种长期的投资价值。
一个多月前,华商黄健华及其合作伙伴收购克利夫兰骑士队部分股份的时候,人们都在揣测,有了华人老板,骑士队是否会迎来中国巨星。接受采访的姚明这样回答:“华人老板也是老板。”意思是说,虽然黄健华是华人,但在市场行为上,他和别的老板不会有什么不同,要签合同同样得谈判,同样是遵循市场规律,按市场价值出牌,追求市场利益最大化。不会因为“华人”二字,就改变了老板的属性。
同样,姚明也不会头脑发热到因为兄弟吃不上饭而捐出2000万去帮助他们解决温饱。事实上,尽管上海队积弱不振,但整个大上海的市场潜力、购买能力、综合影响力仍然摆在那儿。除了上海队,云南、陕西、长春三支CBA球队也正在进行股权转让,有报道称,云南方面的报价是5000万,陕西的报价则达到5500万,而上海曾被媒体透露出的意向价格是3000万左右,显然远低于上海的球队应该拥有的市场价值。因此这次收购不但是情,也是一次市场投资的抄底,当姚明和他的团队帮助上海队在战绩和市场上重新崛起,未来的市场潜力和上升空间不可估量。
作为华人世界第一个叱咤NBA的球员,姚明无疑已经成为了中国乃至整个华裔圈一个标志性的品牌。上海队每年从姚明身上榨取的三分之一的工资对姚明的整个市场收入来说不过是九牛一毛,姚明之于全球华人无可替代的品牌地位才是真正的市场要点。但是,运动员的悲哀在于难以抵挡岁月的侵蚀——姚明已经到了运动生涯的中晚期,加上持续的伤病折磨,姚明这个品牌的优势正在逐步减弱。
“姚之队”清楚地意识到了这一点,对于深谙美国投资理念的这个团队来说,他们懂得维护一个品牌将要比创造一个新的品牌简单许多,于是,这样一个收购母队的办法使“姚明”这一品牌得以有效的延续显然可以看做一次精明的商业投资,尽管这份投资的账面盈利时间还需要等待,但只要姚明的品牌得以延续,或者在姚老板的带领下出现第二个类似于他本人的品牌,那么这份投资显然会成为一份拥有长期固定回报的稳健投资。
不过,这还不足以保证姚明+上海模式的成功。作为中国体育从商第一人,李宁的成功更多地是将企业发展与国家发展相结合。当年的“王治郅事件”相信对于姚明来说不会无动于衷,在中国范围内,体育和政治的关系是亲密与微妙的,姚明的运动生涯虽然已经到了晚期,但他真正的篮球人生才刚刚开始。
作为全球华人的标志性品牌人物,姚明要玩转篮球经营就必须要立足于中国。我们不能否认,姚明的确有侠客般的胸怀,但经过了美国洗礼的姚明同样具有体育市场的经营思维!因此,他大花银子收购母队,事实上已经得到了篮协和上海方面的双重肯定,这对于几年后就将挂靴从事篮球事业经营的姚明来说,政治上的前途已经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姚明的这一品牌也会因为他的这一次收购行为得以有效地持续和延伸。
也许正像上海男篮总经理张争鸣所说的一样,“上海男篮有过辉煌的历史,但在走向市场经济的时候,篮球俱乐部在转轨的时候严重滞后。姚明的到来也许可以给我们带来两样东西,一是他自身的品牌价值,二是这个市场新的品牌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