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收藏·谢金木   一个台湾收藏家的“修炼术”

(2009-07-29 13:33:13)
标签:

《投资家》

第5期

生活

收藏

休闲

分类: 生活

  谢金木 一个台湾收藏家的“修炼术”
  他为了提高艺术素养,把工厂建在了哈尔滨画院附近,做了两年的“学生”;他不主张“秘藏”,经常把收藏的画拿出来展示,为艺术家做宣传也毫不吝啬;他把经济危机当成跑马拉松,大家都在强调谨慎的时候,他把卖别墅的一百多万买了常书鸿的画……蜜雪儿化妆品集团董事长谢金木就是这样一个另类收藏家,人们眼中温文尔雅的他,在收藏上的眼光和胆识不断令人惊奇。
文/于娜


  开艺术“小灶”
  
  1992年,谢金木作为台商来哈尔滨办企业,“我发现遍地是宝,不管是瓷器还是绘画,好东西相当多!”谢金木的收藏热情一发不可收拾,买了一大批油画和明清瓷器。但他还是感觉自己只学到一些皮毛,迫切想找到一个提高艺术鉴赏能力的突破口。
  把工厂建在了哈尔滨,谢金木除了看好当时火爆的对俄贸易外,也因为那里有哈尔滨画院。“我在哈尔滨画院睡了两年多的午觉。”原来,谢金木的办公地点离哈尔滨画院很近,他每天都要溜达过去。画院的老师很多是早年从鲁迅美术学院毕业的,郑艺等几个艺术家当时已经全国闻名。艺术家们给学生上完课后,会回到工作室里画画,谢金木就在一旁边看边学。中午一起吃过饭,谢金木还要跟艺术家们在沙发上聊聊艺术,困了就打个盹,这样的学习经历大约持续了两年时间。
  这两年的“小灶”对谢金木而言非常重要。“80年代台湾地区的教育非常单一,学校和家长对你的要求就是读书,此外什么都不要去想。”谢金木是土生土长的台湾人,他的中学时代就是在这样一个封闭的环境中度过。直到他去东京留学后,监护人的家里收藏了很多艺术品,他才真正接触到了艺术,激起了对艺术的浓厚兴趣。之后,他痴迷于逛东京的美术馆,看各种艺术展览,在艺术殿堂中流连忘返。
  艺术家通常都比较大度,没有理财的观念,在哈尔滨画院任教的艺术家也是如此。亲戚朋友包括学生把他们的钱借走了,他们只好再向谢金木借钱,然而老师们经常是没有钱还的,就会跟谢金木说“老谢你看……”,意思是说没有钱还你,你只得从我这里去挑画,觉得多少合适,就挑多少,后来他们之间就达成了一种默契,这样一来谢金木收藏了不少画院老师的作品。
  不过,谢金木觉得最大的收获是他对艺术有了重新认识,更深刻地学习了中国美术史,对今后的收藏益处匪浅。“我真正地懂得了怎么样去看一件作品,不管形式表现如何变化,它都要有基础的绘画语言,是很忠实地表现出画家想要的东西,还是浮躁地去追求,我开始能够明确了解。”
  
  眼力抵万金
  
  上世纪90年代初,中国内地艺术品收藏市场才刚刚恢复,谢金木觉得自己就像走进了宝山一样,这个想要,那个想要,好像再不收藏就没有了一样,经常是不知不觉就超出了预算。当时内地油画收藏还没有形成稳定的市场价格,买画也只能估算个价,虽然谢金木出的价钱都比本地人高一点,但他锻炼了眼力。
  经过在哈尔滨画院两年的“学习”和在市场上的磨炼,他把自己的收藏目标确定为在中国美术史上地位比较高的第一代油画家,或者是知名度比较高的油画家,还有常书鸿等一些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的老油画家的作品。
  谢金木觉得油画的“漏”通常都是时间差,自己捡的最大的漏就是刚开始买的那些老一代油画家作品。他花一万多块买一幅董其文的油画,在当时已是高价了,而现在拍卖市场上则可能是80万或者更多。再比如刘晓东的画如今卖到上百万、上千万元,而在5年前广州嘉德拍卖会上5万块钱一大幅,有人还觉得不可思议,还不如椅子、桌子好,那么多雕工和木头……这就是眼力的差异。
  谢金木认为,买画最怕的不是买贵,而是买错,时间能够抵万金,买对的画都能有一定的增值。不仅古董有赝品,油画也有,老油画赝品更多。收到一幅画后,大家都愿意认为是有名艺术家的作品,实际上有些是艺术家本人画的,有些则是学生画的,有些完全是臆造的。比如卫天霖在课堂上喜欢帮学生改几笔,而他自己的画又都没有签名,这就需要有很强的分辨能力。
  “对于绘画,就算你不熟悉画家的风格,你也可以根据他的绘画语言、用笔、点和面,去判断是不是高手所作,是真品还是临摹的。”谢金木认为眼力靠长时期累积,他也有看走眼的时候,只能自己去消化,花钱买经验了。
  眼力也是一个收藏家的身价。在谢金木创业初期,企业资金紧张的时候,他曾将早期买的油画通过一家台湾人开办的画廊转让了一些。这家画廊对谢金木的眼光非常认可,只要他拿去的画都留了下来,谢金木笑着说那里简直成了他提取现金的地方。
  
  危机中抓住机遇
  
  时下受金融危机的影响,很多企业都变得保守谨慎,但谢金木却决定让企业更加往前冲。
  他以跑马拉松为例,当大家都体力下降的时候,或是天气特别热的时候,你能比别人稍加点力,你就很容易领先,即便不能跑第一,可是别人很快就会注意到你。
  同样,对金融危机之下的收藏,他的举动也是出人意料。苏杭收藏传统以国画为主,但谢金木却在这个时候想去杭州参加一个当代艺术展。“我们要告诉大家如何去理解当代艺术的收藏价值,我当时为什么会选择这样的作品。”展览传递的信息是,不要着急去甩卖,你越想甩卖,将来的市场会更冷,在危机中,真正的收藏家会去发现新的机遇。
  他最得之不易的是郑艺的几幅代表作。自从在哈尔滨画院认识郑艺起,他就想买这几幅画,但郑艺一直舍不得卖。谢金木完全可以理解,一个油画家一辈子大概有五六百张油画作品就很多了,其中主要的代表作品不会超过一二十张,当然被他们当做宝贝一样看待。尽管谢金木一直不愿意放弃,但画家的态度也很坚决。
  看似已经没有可能的事情,几年后发生转机,画家因为一个特殊情况要卖掉这几幅画,谢金木毫不犹疑地出了一个比当时市价要高的价格买下。有人不理解,他出高价难道就为完成一个心愿吗?两三年后,包括艾轩、王沂东、杨飞云、郑艺等艺术家在内的北京写实画派成立了,随后第一批写实画派画家作品价格就“噌噌”地往上涨,那些曾经认为他买贵了的朋友们才恍然大悟。
  在哈尔滨的开发新区,谢金木正筹建一个美术馆,他并不是要去炫耀,而是让更多的人了解艺术家,同时也能间接地认可他的艺术鉴赏力。“我经历过三波经济浪潮,先是日本经济泡沫,后来是东南亚金融风暴,还有目前的金融危机,亲身体会到只有沉得住气的藏家,才可能会持续下去。”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