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生活·品酒·像巴菲特一样成长

(2009-07-24 10:57:25)
标签:

《投资家》

第4期

生活

品酒

文化

分类: 生活

像巴菲特一样成长


  
  无论全球经济处于何种状态,饕餮世界的奇人和狂人们依然充满了生机,对于饮酌,他们如天才般的疯狂,而正是这份疯狂的激情才为如今的地球如同注入了兴奋剂一样,让所有的人尖叫。
  王洋就是这饕餮世界中的一员,今年5月他将过22岁的生日。
  22岁——年龄不是问题,7年的时间,不,应该是7年的藏酒岁月足以让这个13岁留学英国、现马上准备到苏格兰攻读金融硕士的东方绅士,拥有足够的资历被称为“中国的苏格兰威士忌第一人”——如若这7个年头还不具备足够的说服力,那么,由他私藏的包括Macallan1946、LastDrop1960、FaunaFloraseries花草系列,是不是有足够分量打动人心?
  “‘中国的苏格兰威士忌第一人’,这,还只是我的目标。”略带狂傲的谦逊之辞,却让一个聆听者如此乐意去信服他。在王洋的身上,几乎不见80后的特质。“我讨厌被指挥。就像驰骋在绿茵场上的足球先锋,我渴望胜利。也许有一天,我会被称为‘中国的威士忌第一人’。”


  
  文/张安妮
  


  
  
  初恋Laphroaig
  埃雷岛泥炭飘香的故事

  
  村上春树在《如果我的语言是威士忌》里许下了这样的心愿: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只要我默默地递出酒杯,你接过,静静送入喉咙中即可。非常简单,非常亲密,非常准确。
  “我也是被那种味道俘虏的,它好似会说话——强劲、浓郁、引人入胜的泥炭香味,感染力强,在口中的层次丰富异常,只要第一口酌到它,那么,一辈子都会成为它的信徒。”7年前,王洋在伦敦希思罗机场花了25英磅买了人生的第一瓶苏格兰威士忌——Laphroaig。现在回忆起来,他不禁自嘲当年的“虚荣”,只因少不更事不愿空着双手回国,索性买点“特产”吧。但正是这种无心插柳的原因,这瓶酿自全球最著名的威士忌产地苏格兰埃雷岛的Laphroaig才从根儿上牢牢捕获了王洋的心。
  “我不是因为崇拜某一个人才爱上威士忌的。当我尝到它的第一口时,就完全被它的特殊味道吸引了。”Laphroaig是埃雷岛单一麦芽威士忌的代表之一,品尝它的人壁垒分明,要么难以入口那刺激如碘酒般的味道,要么无法自拔那略带苔类植物的浓郁泥炭香(peatiness),王洋恰恰属于后者。
  那一年,他15岁。Laphroaig如初恋般开启了他走向心爱之物的第一道门,这种影响根深蒂固,时至今日他依然将“SingleMaltWhisky(单一麦芽威士忌)中的复杂变化”和芳香四溢的“Peatiness(泥炭香)”作为“我最喜欢的”标准。
  “与SingleMaltWhisky相对的是BlendedWhisky(混合威士忌),后者所用的单一纯麦和谷物威士忌能达数种,它的口味更平滑,比如为国内所熟悉的芝华士。可是在威士忌世界,‘SingleMalt’才是尊贵威士忌的身份象征。而从酒的文化层面讲,因为源自一家酒厂的生产,它背后的品牌故事和独有的味觉体验,更能让品味它的人得到一种专属感。”在王洋心中,每一滴SingleMaltWhisky都代表着它的出生地,在那芳香四溢的土地上是酿酒师们辛勤培育的身影。
  在自己林林总总400余瓶纯正苏格兰威士忌的世界中,王洋同样可以脱口而出每一瓶酒的来历、身世和味道。他年轻得有些“乳臭未干”,但7年时间徜徉于“生命之水”(“威士忌”由苏格兰盖尔族语“生命之水”衍生而来),他明白了一个道理:“酒是有文化的,中国白酒,日韩的清酒和烧酒,英国威士忌,法国葡萄酒,德国啤酒,每一种生命都有自己的故事。”
  几年前,在苏格兰的一场威士忌专场拍卖会中,王洋倾囊拍得一瓶极致之作——Macallan1946。“1946,这是铭刻于英国历史上的一个数字,那一年英格兰重获和平。而当时的酿造者正是赋予了这瓶Macallan以‘爱与和平’的寓意,在酿造过程中,埃雷岛因战争匮乏燃料,只能用被泥炭熏过的大麦进行蒸馏,然后,它就开始了长达52年的陈藏岁月。”
  现在,这瓶Macallan1946一直静静地沉睡在王洋英国的家中,他未曾开瓶。但从权威的酒评杂志中,他读到了这样的评价:历经52年沧桑演变,那种泥炭味愈加强烈,甚至还能从夹杂的果香与亚麻籽油香的味道中,微微感到丝丝的花香……
  
  投资与收藏
  像巴菲特一样地成长

  
  没有具体统计过,王洋给自己的液体宝贝儿们只做过一个粗略的统计,“除了竞拍回的珍品,比如Macallan1946;除了自己踏破铁鞋觅来的限量品,比如LastDrop1960和花草系列,其他大约80%的酒我都品尝过”。
  在苏格兰威士忌产地中,与埃雷岛齐名的还有低地、高地和斯佩赛流域等等,而分布于其中大大小小的酒厂,王洋拜访过不下30家,现在挑选大麦,干燥、磨碎和发酵、蒸馏以及陈年这样的酿制过程,他已经非常熟悉。
  “深入酒厂是了解威士忌最好的捷径。国内很多朋友不相信酒厂会接待一个像我这样的‘未成年儿童’,其实恰恰相反,无论是酒窖里的酿酒师还是实验室的调酒师,他们看到黑头发黄皮肤的我是非常热情的。在他们心中,亚洲人不仅有很高的购买热情,而且从相互的交流中他们可以判断出对方对威士忌的专业程度——年龄根本不是障碍,反而,你越年轻越能得到尊重。”酒厂是王洋的主要藏酒渠道,他说威士忌藏家要像艺术家那样,必须深入其中,从根上懂它才能对它的价值作出评判,所以,通常得到的酒,王洋总是提前品尝,而那些熟知的味蕾之所以被他以第二瓶或第三瓶的数量收入囊中,是因为他早已从缔造者那里获取了更多附加值。
  “我收藏酒有两个目的,其一,我真的很爱它,其二,投资。”股神沃伦·巴菲特5岁摆地摊卖口香糖、11岁买进人生第一张股票,风雨人生近80载,他的投资理论影响了一批又一批的投资家。
  王洋也希望复制这样的成功。他13岁进入英国寄宿学校,从1元人民币到1英磅的三鲜伊面,从10元人民币到10英磅的将军烟,从30元人民币到30英磅的北京烤鸭,他一手“倒进”一手“倒出”;而若干沪深股票也已经伴随他近5年的时间。“我的藏酒的资金,除了各方‘外快’、家庭的资助、每年的奖学金,还有就是对威士忌本身的投资了。”对于投资渠道,王洋“如数家珍”。
  “有些喝过的酒我之所以买两瓶、三瓶,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我可以准确把握它的升值方向——适时的时候,出手;而另外一瓶则永远留在自己的酒柜里。比如,Bruichladdich蒸馏大师JimMcEwan推出的PC5CaskStrength2001,我就买了6号和7号两套。”王洋特别强调,投资的威士忌要尤其重视当时市场上价值与价格的关系,虽然价格相对价值而谈,但就像买进一只股票,关键在于它的升值空间。
  “30万元人民币的Macallan、全球备受推崇的BlackBowmore,确为收藏者手中极品中的极品,但却不适合普通投资者。相反,80英磅到200英磅之间限量且换手率高的威士忌,短时间里就会翻番地增长身价。而且,作为亚洲的投资者,往往一瓶酒的编号也决定它日后的身价,而编号为‘1’的酒则会被酒厂永久珍藏。”德国橡木桶酿制的GlenmorangieTruffleOak全球限量888瓶,而王洋手中的恰是全球第666瓶,现在,它已价值连城。
  
  DrinkLessButBetter生活变成了水彩画
  
  王洋经常说,作为一个苏格兰威士忌的收藏者是很幸福的。
  “MorrisonBowmoreBlendinglaboratory是著名调酒师IanMacallum在实验室专门为我调制的,虽然只有200毫升,但其中调配的还有当时未上市的WhiteBowmore——这可是世界上唯一的一瓶,只属于我;Kininvie酒厂发行的HazelwoodCentennialReserve于我更具传奇色彩,这是酒厂庆祝创始人WilliamGrant外孙女JanetSheedRoberts百周岁和一百零七岁的纪念款,它不仅全球限量,而且限制销售渠道,曾被2009威士忌年鉴评为‘最值得收藏但却最难找到的一款酒’,尽管这样,竟被垂涎许久的我在Heathrow机场准备登机的瞬间,发现了开业运营第一天的5号航站楼摆出‘每人限购一瓶’的Hazelwood——当然是不顾一切也要纳为己有了……”
  还有,酒标上工整地印有“EXCLUSIVELYFORJackWang”的Macallan、Glenfiddich、Glenkinchie、Auchentoshan、Bowmore,每一瓶都记载着王洋的幸福回忆。
  “而往郁金香玻璃杯瓶底倒入少量琥珀色液体,用手掌握底托,向前微倾颈部,鼻尖在杯口缓缓略过,带走早已抑制不住的浓郁酒香,然后再如欣赏毕加索艺术一样,去鉴赏残留杯壁的酒痕——美!”王洋享受每一刻尽饮的时光,这份狂热,不仅感染了滴酒不沾的朋友也开始品尝芝华士和JohnnieWalker,就连校长也在毕业典礼上破例赠予他珍贵的《威士忌五年鉴》。
  高原的Glenfiddich、Macallan,爱雷岛的Bowmore、Laphroaigh,和平原的Auchentoshan都是王洋非常喜欢的品牌,他说好酒是可以让人思考的,即使价格昂贵,他也更乐意去和朋友一起分享。“每次回北京,总有很多朋友各自两三瓶地帮我往回运。他们不懂威士忌,我就教他们。慢慢地,爱上威士忌的人会越来越多。有时,爱尔兰、德国的朋友也会送我当地的威士忌,我会把对它们的品尝作为通向全球威士忌的捷径。”
  豪放的言辞。当然,他也曾温情地写下这样美丽的文字:英国的生活几点一线,上课、校队柔道训练、健身房,也很无聊。But,Drinklessbutbetter(喝少点、喝好点),有时候,一滴whisky就如水彩般,把我的黑白生活变成了斑斓世界。”
  谈到梦想,他一脸执拗:“不便透露。”可没一会儿,他又有些认真地自言自语:我很渴望成功。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