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买房爱国”言论没错

(2009-04-15 02:03:59)
标签:

房产

经济

爱国行为

有钱人

房价

分类: 房地产

                    “买房爱国”言论没错

                          作者:申格联

“买房爱国”言论虽然可笑,但此命题是没有错的。可笑的是买房是一个个人消费或投资的行为,当消费者(投资人)拿出真金白银买房时,仅仅是一种爱自己的行为,谈不上爱国的高度和境界。可以肯定的是,现在的人绝不会为了爱国而去买房的(除非他大脑有问题),最多可以说他“主观为自己,客观为别人”的行为在经济危机关头解救了地产商,为土地财政做了贡献,为相关产业链的带动有可能做了一点实事。

 

“买房爱国”言论命题为什么没有错呢?因为这个命题是针对有钱人说的。假如您是一个有100万存款的有钱人,在各种税费最低,人民币存在贬值风险时候,你拿出50万现金买房,你这种主观为自己的行为,客观上就是为他人,就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爱国行为。假如你是一个有10万元(或更少钱)的穷人,你向银行借贷了40万元,买了一套50元的房子,你这种行为就不是爱国而是祸国。为什么这麽说呢,请耐心看我跟你算一笔帐。

 

你在银行有100万元现金(或者少一点也没关系),你仅靠吃利息肯定是不划算的,你应该拿出一半的钱去投资,当然你可以不一定投资房地产,但目前来看投资什么都不景气,都存在风险,唯有选择投资房地产还有“爱国”的头衔,应该是最实惠的,更何况目前的税费是够低的,你的投资成本应该是最低的。至于风险和盈利的机会你是各占50%,假如以后房价升了,你的投资是成功的;假如房价跌了,租金是跌不到哪去的,你可以出租收费,,肯定是比银行的利息高,等到房价升了你又可以卖出去。最坏的打算是你在这次投资中损失10万元,扣去通货膨胀的损失,你最多亏损8万,假如通货膨胀大的话,你或许只亏损6万元。但谁又能保证50%的机率中你一定是亏损的呢?相对你是一个有100万的有钱人,亏6万元应该是无伤大雅的。按这种分析推理,我认为有钱人买房肯定是一个爱国行为。所以我认为,房地产商、老板、地方政府官员、唱涨派高喊买房爱国是没有错的,他们带头以身作则买房更是值得我们尊敬的。我们没有钱的人,此时此刻要在精神上给予他们支持和鼓励,不要听到与卖房有关的好消息就不爽。

 

你在银行有10万元现金(或者更少一点也没关系),你若是首次买房,你只能跟银行贷款40万,假如你的还款期是三十年,你的风险就有80%的概率。假如,房子升值了,对你是没有任何意义的,因为你不可能把房子卖了不住,而且你会在物价上升中加大你的还贷负担;假如房子跌价了,你会“死”的很惨,因为房价一般情况下是在经济不景气下才会下跌,这时候你有可能小两口中有一人失业,你会因为房价下跌而放弃还贷。你一个人放弃或许影响不大,但10万人或者500万人放弃还贷的话就会带来中国引发的次贷危机。这时,有可能有的银行会倒闭,或者相关的企业会破产,更多的银行存户和企业雇工就会因为你的“爱国行为”变得存款为零,工作泡汤,你也因此流离失所,害己害人。你说,你没钱买什么房呢?应该按自己的收入状况租房住不是很好吗?贷款买房害处太大,只要你一天没还清贷款,房子就不是你的,你就得牺牲家庭生活质量为他人卖命。还不起贷款你不是祸国害人吗?即便你主观上不想牵连他人,但客观上你的行为是危害社会的。

 

你知道自己此时贷款买房的行为有多傻吗?首先,你把发展商贷款的50万风险自己扛了却没有真正拥有属于自己的房子。其次,三十年后40万的贷款你要还80万元,你的行为其实是辛苦自己为银行的高层打工,他们会把你的不良贷款抵押打包后去坑害其他人以换取自己的高额收入,于是你的“祸国殃民”的行为会被他们不断放大。所以说,没钱的人在国难当头时没有必要挺身而出,没有必要冲在前线。你的基本态度是租住小产权房、租住廉租房,或者待钱差不多后买经济适用房。70年的土地使用期限和有偿续期就是政府在告诫我们:穷人租房也是爱国。

 

我在银行也有10万元储蓄(含5万元公积金),我是不会在此时向银行贷款40万买第二套房子的。因为在缺乏社会保障的国度里,牺牲现有的生活质量谋求空中楼阁的财富虽然是“爱国”了,却是不爱自己!

 

作者申格联系房地产高级经济师

                                       2009年4月14日2:00于广州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