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绿孩子走访云南自然艺术教育教育 |
分类: 绿孩子活动 |
http://s14/middle/5e4a2247t9668512dee6d&690
11月的第一周,我跟随合作伙伴OCEF的秀来到云南宁蒗和宁洱地区的样板图书室走访。说实话,我刚到宁蒗时,颇有些挫败感,当我看到来参加培训的老师们茫然、心不在焉的样子,当我了解到大部分的老师不看书,当我意外瞥见他们在午饭后的休息时间搓麻……不过,当我进入清泉完小走访,眼前的情形让我低沉的情绪开始进入上升通道。我先走进学校的展览室,一愣随即释然了:无论在什么环境,总有一些孩子能找到生活中的乐趣和美好。
他们趁着暑假在山里玩的工夫,找到一些形似动物的树枝,有猴子、天鹅还有恐龙……(由于我的相机遭遇意外,这部分的相片等找到后再补充,大家先凭想象吧)学校附近曾有一座砖窑,孩子们放学后就在一边用泥巴捏各种各样的形状,然后放进砖窑里烧,这些我称之为“艺术品”的泥塑宝贝在笨拙中藏着山里的灵气。
后来经过一路颠簸,我们到了普洱茶之乡——宁洱。这个地方的校长似乎更加开明,特别是中心校的校长,一直琢磨想在几所学校中开展阅读课。碰巧,在温泉小学,我又看到一处学生作品展览室。
下面这幅这是种子画,用玉米、葵花籽、一些豆类还有秸秆粘贴而成。
http://s12/middle/5e4a2247t7570d58ed1fb&690
云南盛产食用菌,我有幸在学校食堂吃到新鲜的某种菇和微辣的菌汤。接下来的这幅画猜猜是用什么做的?
http://s9/middle/5e4a2247t9668651c24aa&690
不知你猜到了么?是用树枝上的菌类拼出来类似菊花石的效果。
还有这幅画,是用树叶拼出来的风景图。
http://s1/middle/5e4a2247t966869b7d5a0&690
在这里也看到“根雕”作品,只是,这些宝贝疙瘩是“天然去雕饰”,因为有发现它们的眼睛而进入这个展览室。
http://s13/middle/5e4a2247t96686da0c00c&690
犀牛
http://s2/middle/5e4a2247t966870c98f51&690
龙
http://s14/middle/5e4a2247t96687409963d&690
哈哈,一只圆乎乎的刺猬。
还有泥塑作品
http://s12/middle/5e4a2247t966876f3446b&690
狗熊和亚洲象
以及树枝盆栽
在这里,我不得不为自己“很抱歉的摄影技术”而懊恼。本来挺好看的梅花,怎么让我拍成这个样子。在这里还要强调一句:大家看到树枝上的“梅花朵朵”么?是孩子们用棉花撕成梅花的形状再把老师批改作业的红墨水点上去。
http://s14/middle/5e4a2247t96687dc7344d&690
这是孩子眼中的家乡。确实如此,宁谧的村庄和干净的河流,让人忍不住想多待几天。
参观完学生作品展览室,年轻的刘校长热情地邀请我们去观摩阅读课。
图书室管理员老师给四年级的同学讲故事《石头汤》。
http://s4/middle/5e4a2247t7570d9c473b3&690
听完故事开始表演,蹲在地上的是三个“和尚”——阿福、阿禄和阿寿,窗外的低年级小朋友乘机看了一台演出。
http://s14/middle/5e4a2247t9668848375cd&690
老师,你刚讲的故事很好听,我给你做个鬼脸,你再讲个故事好不好?
经过这次的走访,我相信,“通过故事,向乡村孩童展示他们所熟知或不知的事物的美妙,引导孩子们真切地关心自己脚下的土地、身边的人与周遭的环境;培养他们对美好事物的感知能力以及保持对这个世界最初的好奇心和想象力。”而这,就是绿孩子公益项目部的期待。
时间过得飞快,一周很快就过去。临走前,我给宁洱的陈校长郑重允诺:明年春天,我会在这里多待几周,给孩子们讲故事,欣赏他们带来的宝贝。还有,要和老师聊聊“阅读这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