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练功答疑解惑[7]----练功时为什么打哈欠?

(2012-09-06 09:42:31)
标签:

气功五禽戏

打哈欠

亚健康

心脑血管疾病

气功干预

杂谈

练功时为什么打哈欠

 

    “霍老师,我练功时为什么打哈欠还流泪?”时至今日,在笔者历经7年研习气功和教学实践中,习练功法学员达数万人次,直言“打哈欠”这一问题屈指数案。新近提出这一问题的年轻女性,是一位练功初学者。凡事不过三,还是引起笔者关注。在一次练功前调查中发现,练功中打哈欠者竟占到练功人数的百分之二十。

    人从出生之时起,一直到生命的终止都会打哈欠。人为什么要打哈欠呢?打哈欠是人体的一种本能反应,是一种自然而然的深呼吸。它像人的心跳、呼吸一样,不以人的意志所控制。它对保护大脑细胞,增加血氧供给,提高人体应激能力具有良好的保护作用。而打哈欠往往伴随其流泪,是因为人在打哈欠时,嘴巴张开很大,会尽可能地让二氧化碳气体呼出体外,吸进新鲜氧气。随着打哈欠的动作,体内一股强大气流从嘴巴呼出,面颊、舌和咽喉部肌肉紧张收缩。这时,口腔和鼻腔的压力增大,鼻腔压力增高的结果,就会一时性地阻挡鼻泪管道排泄泪水的工作,“下水道”不通,泪水流不下去,积在眼睛里的泪水就越来越多,就会两眼泪汪汪的,最后夺眶而出。

    打哈欠一般有几种情况:一是身体疲劳,当一个人从事单一学习或工作,尤其是脑力工作者,在长时间、高效、满负荷工作后,时常感到肌体发紧,身体疲乏,浑身无力,体内血氧不足,往往伴随伸懒腰打哈欠。二是身体虚弱,当一个人体质虚弱而缺乏适量运动时,机体组织处在保守的懈怠工作状态,呼吸比较浅,一旦活动量有所增加,可供给血氧不足,机体组织不适,不能很好地得到血氧交换,出现打哈欠。三是当一个人睡眠不足,有所困意时,也是大脑开始疲倦之时,提醒人体该休息了,这是一种保护性打哈欠。四是当一个人对某些事物缺乏兴趣,难以调动大脑的兴奋神经,倦意伴着哈欠随之而来。五是受四时环境影响,俗话说“春困秋乏夏打盹,睡不醒的冬三月”,打哈欠时还相互传染。六是晨起后往往也哈欠不止,但它可以促进大脑皮层的各个功能区由抑制状态转变为兴奋状态,以使大脑皮层进行正常的工作。七是练功时呼吸不当,出现憋气现象,血氧供给失衡所致。八是潜在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由于认识不足,往往还以亚健康自居。

    打哈欠尽管还有很多因素,但是,有一个共性问题,就是大脑缺氧。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高于正常水平,就会刺激中枢神经,引起人的深度呼吸而打哈欠,也是抗疲劳的一种本能反应。就练功而言,健身气功属有氧运动,在运动过程中,导引动作舒缓柔和,配以呼吸吐纳,足以使吸纳氧气与人体需求相对平衡,并在体内得到有效血氧交换,酵解多于糖分和脂肪,呼出二氧化碳。如五禽戏中的虎举,双手在腹前下方自然垂落,目视双手,变虎爪、旋腕、攥拳,拳心向上,提至膻中穴高,双拳外翻变掌,继续向上充分挺举,胸、腹、背肌有被抻展之意,脊椎有被节节拔伸之感,脚跟有被似提似不提之妙。这一过程一般在十秒钟左右,配以自然吸气,胸腔逐渐纳气打开,肺主全身之气,通过血液营养全身。此时,占体重百分之二左右的大脑,却消耗供给全身需求氧量的百分之二十五左右。随着,虎举向上挺举动作完成,双掌再旋腕、抓握、攥拳、下拉,至膻中穴,变掌心向下按,这一导引过程一般也需十秒钟左右完成,伴着吐故呼出二氧化碳,全身肌肉得到放松。虎举这一全过程一升一降,一呼一吸,完成一次血氧平衡交换,促进了气血循环,有助血氧通过颈椎“瓶颈”,输送至大脑,以济平衡需求。

    在练功过程中,关于呼吸《庄子》说“真人之吸以踵,众人之吸以喉”。《黄帝内经》把养生长寿之人分为真人、至人、圣人和贤人四种。与道同生者为真人,是养生长寿最高境界者,真人呼吸,气运到脚,是一般人很难达到的一种练功境界。这里需要强调的是,对于大众健身而言,练功时众人呼吸,气运到喉,一般采用自然呼吸就够用了,不要盲目追求胸式呼吸、腹式呼吸、肛式呼吸等呼吸方法。而且,一定要把握吸气不要溢满,满而憋气;呼气不要枯竭,竭而断气。即便有特殊需求的人,需要采用更多的呼吸方法,来满足自己身体健康调理需求,一定要在有经验的健身气功社会体育指导员指导下进行,娴熟导引动作后,再配以呼吸方法磨合,逐渐达到导引动作与呼吸方法的高度和谐。

    根据笔者多年气功研修和教学经验来看,打哈欠流泪原因种种,但大部分情况只要合理安排工作和生活,按《黄帝内经》要求,顺四时养生,“子时睡大觉,午时睡小觉”,使“人卧血归肝”,调理机体疲劳,得到合理休息,每天坚持气功有氧运动,打哈欠流泪现象,一般会随着气功养生的阶段性调理而自然消失,不必理会。如果是中老年人,数日出现无诱因频繁打哈欠,并随着深度呼吸而流泪,就值得警惕了。打哈欠不一定是心脑血管疾病,但心脑血管疾病的先兆,往往和打哈气有关联。

    目前,我国心脑血管疾病年轻化令人担忧,中老年人百分之八十患者中有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冠心病、糖尿病、肥胖症和脑中风等慢性疾病,身心健康受到极大损害。因此,加强气功五禽戏对亚健康者的早期干预,具有积极的调理作用和康复效果。值得高兴的是,随着国家健身气功这一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启动,健身气功功法日益得到广泛宣传和普及。石家庄市石太公园健身气功活动站,有越来越多的年轻男女慕名而来,走进气功养生队伍中来。一位王女士高兴地说,“我练功两个月了,头一个月也有打哈欠现象,但一个月后自然消失了。睡眠好了,原有的心肌缺血和高血压症状,得到有效调理,血压正常了,身体感觉特别好。”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