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俗话说靠海吃海,住在海边的人都是以海鲜为主要食物的,以前分享过大虾,生蚝等海产,今天要分享的主角是大家可能没听过没见过更没吃过的沙螺和沙虫,用它们煲汤或煮粥,味道特别鲜美。这二个美食均来自海边的泥沙底下,是部分沿海地区常见的海产品......它们其貌不扬,但吃过的同学没有不爱上的!味道真的很甜美!!!
首先从样子有点吓人的沙虫说起咯!别看它的样子不可爱,但它含丰富蛋白质,味道尤其鲜美,可鲜食、亦可晒干后食。有降血压、治湿、防癌作用呢。数月前就想发这个菜上来了,但夜一说看到就害怕5555555,好像我是吃人肉的野人一样,,,,,故一直没写这个贴子,,今天还是冒着被拍砖的危险发一个吧
,现在人工养殖的太多了,为了买到天然的沙虫,一大早去买菜,我容易么。。。

沙虫,学称:方格星虫(Sipunculus
nudus),生活在沿海滩涂一带沙泥底质的海域,涨潮时钻出,退潮时潜伏在沙泥洞中,故名沙虫。沙虫的幼虫或成虫均没有分节现象,肌肉较发达,平时以蚕食沙粒等为生,但身体结构简单,故洗去肠内沙粒,全条虫都可食用,肉质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富含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多种营养成分,特别是味道,还胜过海参、鱼翅。因为海参和鱼翅本身没有什么味道,故烹饪时一定要加鸡肉或瘦肉等配料,否则就索然无味。而沙虫具有鲜美味道,不必加别的配料,单独干吃或鲜食都很有特色,除城乡居民喜食外,更是宾馆、酒楼食肆的名贵佳肴。

好不容易找到一个从农村过来的阿姨,她手上就买剩不到一斤的沙虫了,我立刻买了下来,在一旁等待阿姨帮我清除沙虫里的沙。

用手机偷拍了几张。。活的沙虫,其实我也很害怕,不敢碰。。。。

看阿姨熟悉的清沙袋,很佩服她哪。。。

清理好的,看着感觉好多了。煮沙虫有一个地方要特别注意的,就是买回来的时候不要动它,等准备做的时候才拿出来洗,如果买回来就洗,过一段时间再煮时,味道就不好了,不够甜美了

全部食材,包括:沙虫,生菜,粉丝,蒜蓉,葱,油盐等

先将生菜放在烧开的水中灼一下,开水里要加上花生油和盐,这样灼出来的菜叶才不会发黄

尽快捞起,免得菜叶发黄,将菜上碟后,接着将米粉下锅,也是灼熟

水里一定要放点花生油和盐哈

米粉熟后,也捞起铺在碟上

将沙虫洗净沥干水分,这个时候一点都不会令人害怕了吧

灼沙虫的时候一定要注意,不能煮久,老了就不脆不甜了呢,当沙虫变成白色,浮在水面,这时候就要立即将它们捞起来了,从下锅到捞起,过程大约一分钟左右,一定不要煮得太老啊,切记切记!!!
将沙虫捞起铺碟。。。。

蒜蓉放在油锅里加上少许盐爆炒一下,,,,闻到香味后可以上碟

还行吧?味道真的不错哦,下次同学们来湛江,一定要试试这个菜哈

最后再加点葱花就算是完成啦!(喜欢辣的同学可以加少许辣椒,不过建议还是清淡的吃法,不要增加其它味道浓的佐料,这样能更好的品尝到食物原生态的美味)

看,小蚂蚁吃得多香!!这小家伙放学回来,看到煮好的沙虫,也不等我煮其它菜了,端上就先吃了起来
,沙虫滋阴补肾,小孩因肾亏而夜尿频繁者,煮沙虫粥吃可获良好疗效。所以平时我也乐意常买沙虫煮给小蚂蚁吃
接着说另一个也是不太常见的海产品——沙螺!沙螺可以用来爆炒、煮汤、熬粥......我今天分享的就是沙螺粥!

沙螺,学名为尖紫蛤,又名西施舌,传说古代越国的范蠡和西施嬉游于五湖后,入鉴江河口,唾液而生。沙螺在清朝为贡品,因产于鉴江河口与海水交汇地方,咸淡水交融,肉质细嫩,美味可口,它还有滋阴降火,沁心润肺之功效,是广东有名的特产。(因为我买的时候已让店家将肉取出来了,没有活螺的原创相片,下次带相机去买螺,再拍一组图吧,上图是借用网络)

买了二斤活螺,店主帮忙将肉取出来,大约还有一斤左右,现在是当季,沙螺的肉肥大且便宜,今天买的只要20元一斤,春节的时候价格要高很多的。

瘦肉适量,我习惯了切好后用油,盐,生抽腌一会

葱段和生姜少许

1、先将米煮成生滚粥,米还没烂开的时候将沙螺,瘦肉倒到锅内。。。

2、继续煮

3、水再次烧开后,观察瘦肉和沙螺熟的情况

4、沙螺熟了,就可以倒入姜和葱,再试一下味道,适当调味一下

不知道大家有吃过沙螺了没?所以来个特写。。。

大功告成咯,来尝一下吧,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