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用大黄救人有功
(2009-06-04 09:22:45)
医林俗语有“大黄救人无功”之说,临床善用大黄者喜称其“将军”而为其正名。大黄亦称川军、绵纹,性味苦,寒,归脾、胃、大肠、肝、心经。可泻有形积滞,水食痰结者宜之。可清血分实热,血瘀血逆者宜之。若大肠腑气不通,则心火上炎,扰乱心主神明,而发生谵语狂乱之证。此所以行君令戡乱拓土地而有将军之号也。故大黄在中医急救医学方面多立殊功。 大黄,出自《神农本草经》,我国历代医家对大黄都很重视,将它与人参、熟地、附子一起,称作药苑的“四大金刚”,推为“药中张飞”。南北朝时医家陶弘景说:“大黄,其色也。将军之号,当取其骏快也。”形象地说明了大黄在防治疾病中推陈荡涤的药理作用。南宋诗人范成大题为《大黄花》的诗:“大芋高荷半亩阴,玉英危缀碧瑶簪;谁知一叶莲花面,中有将军剑戟心。”诗人曾任四川制置使,帅兵驻蜀。诗人所咏的大黄,是盛产于蜀地的地道中药,故名“川军”,杏林誉之为“将军”。
大黄是具有抗菌、抗病毒、利胆、收敛、消炎、止血、补益、免疫双向调节、抗衰老、美容、降脂减肥、活血化瘀、净化血液、抗肿瘤等多种功能的良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于呼吸系统、消化系统、泌尿系统、精神神经系统疾病及血液疾病、物理因素性疾病、急腹症、跌打损伤、闭经、眼结膜炎、扁桃腺炎等内、妇、外、伤、五官各科病种。
1.急性热病 高热、目赤、神昏、谵语、便秘、腹满、痞硬拒按之热结胃肠证,可急用生大黄泡水服,或与厚朴、芒硝组成大承气汤等攻下泻火,只要患者泻下1~2次稀便后,常可达到热退症除,转危为安。
2.急性胆病
急性黄疸(阳黄)时,可用生大黄大剂量或加入川椒、槟榔、乌梅、细辛、木香、川楝子等,或加茵陈、栀子、车前子、黄柏等药。有促进胆囊强烈收缩、扩张胆管、排虫排石、利胆退黄、病去正复的功效。
3.急性热痢
热痢初起,由于肠胃湿热积滞而里急后重、大便不爽,可用大黄配黄连、木香、槟榔等,泻除肠胃积滞,其痢可止,是取其"通因通用"邪去正安的功效。
4.急性出血
对于火热亢盛、迫血上溢的吐血、鼻衄及目赤暴痛、牙宣出血、口疮、咽喉肿痛等血分壅滞病证,以及上消化道出血、咳血、急性化脓性扁排体炎、急性结膜炎等,亦可用生大黄泡水服,通便泻火而愈病,且常与黄芩、黄连同用,如泻心汤之类,此乃"上病下取"之效。
5.妇女血瘀
产后瘀滞腹痛,或因瘀致闭经、漏下等,常与赤芍、桃仁、红花等,如大黄 虫丸、下瘀血汤,乃是取其泻热逐瘀,和营止痛的功用。
“有是证即用是药”,不少医家善用“将军”救人,大黄救急之功不可忽视,但务必抓住时机,辨证准确,只要具备里热、邪实(毒与瘀)之主证,就应当机立断,或生用、后下、熟用、酒炒、炭用、内服、外敷、灌肠、外洗,皆宜尽快解除热、毒、瘀之急,才能达邪去正安,以显将军救人有功之大任。
虚证体弱之人,元气不足,胃虚血弱,病在气分及阴虚便燥者不可妄施将军加以推荡,当谨慎分别。若轻发误投,损伤胃气,多至危殆。
喜欢
0
赠金笔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