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里
http://s9/middle/5e48e995h7374194c94b8&690
很多大家都写过春,可是找出来与我们东北的春对照,都不尽相同。画家们能够通过颜色和笔调描绘出春的特质,生机盎然算一种,春寒料峭也算一种,当然还有春暖花开、春风和煦、杨柳依依等等不一而足。画笔所表达的春,感觉直观有余形象不足,所以总想尝试用文字表达,表达出我们东北春的欲语还休,暴露出我们东北春的一步一趋,展现出我们东北春的厚积薄发。
中国立春节气,是为南方准备的,可以说与东北无关,即使是春分节气,也和东北的春没有太大关系。阳春三月,南方开始莺歌燕舞,开始绿肥红瘦,可我们东北仍然沉浸在春寒料峭的初春。大街上,你看不到一丁点春的气息,或许有一点绿,那只是绿了一个冬天的矮松,这种绿跟春无关。老人孩子还是捂得严严实实,即使二十多岁的姑娘小伙,也不敢轻易敞开胸怀,充分佐证了春捂秋冻的传统理念。
气温回升是必然的,毕竟节气已经把春送了回来。此时的春真的像极了娇羞的少女,从来不敢大大方方正眼视人,总是躲躲闪闪,一幅闪烁其词的样子。偶尔也会趁人不在意,勇敢地跳出来,在阳光的鼓动下,撩拨那些跃跃欲试的爱美之人。不过还没等姑娘们敞开外衣裸露出富含春意的小衫,春便再一次藏起头来,让你领略料峭的寒意。
东北腹地的春更代表着东北春的特色,一天之中不仅能让你感受到春风和煦,还能让你感受到寒气袭人。在东北,当我们说春姑娘来了时,春恰似大大咧咧的东北姑娘,不仅仅有直爽和勇敢,更内敛了一种绵软的力量,在不断变换和交替中,等待着喷薄而出。这是东北春的特质,更是一个知性的智者,时而热烈时而淡漠,在淡漠中积蓄热情,在热烈中蕴藏睿智。
到了4月下旬,东北春经过两个月的交替,终于厚积薄发,真正露出春天的本色。那时的东北,才真正草长莺飞,杨柳依依。姑娘们逐渐丢掉了厚厚的外衣,裸露出光滑白皙的脖颈甚至臂膀。此时,春的脚步一发而不可收,不再亦步亦趋,不再为所欲为,而是打定主意拿出春的诚意,大有一步跨入夏的大气。
如果你来东北,不但要感受东北的严寒,更要体味东北的火热;如果你在东北,不但会享受早春般的冷热交替的惬意,更会留恋晚春般古道热肠的暖意。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