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里
中国高等农林教育校(院)长联席会第九次会议暨高等农林院校大学校长论坛近日举行,中国农业大学校长柯炳生发言时建议,国家应考虑无条件免除农科大学生学费。他说,全国高校中贫困生的比例占到在校生的20%,农业院校的贫困生比例则高达40%~50%,而且贫困面大,程度也比较深。
其实,我们理解柯校长的心意,就是想让贫困家庭的孩子,如果选择攻读农大就可以免除学费。这样,不但会使农业院校高达40—50%的贫困生都能读得起大学。这是农业院校自己召开的联席会议,也是柯校长自己提出的一个建议,如果国家真的考虑无条件免除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学费,还真的就是不妥。
首先,考入农业院校的学生,可能以农村孩子为主,所以贫困生的比例要高于其他高校的贫困生比例,可是农业院校贫困生得到国家资助,那么其他高校的贫困生为什么就不应该得到国家资助呢?这是不是柯校长只是站在自己农业院校的立场想问题了。不能因为农业院校贫困生比例高,就让那些不贫困的学生也享受国家免除学费的待遇,这对于其他大学生是不公平的。
其次,如果说国家免除农业院校大学生的学费,是为了吸引更多的学生选择攻读农业,为将来我国的农业发展培养农业人才,我们感觉还有一些道理。可是如果不是出于这个目的,仅仅是解决贫困学生的学费问题,根本不必用免除农业院校的学费来解决,可以直接统计贫困学生名单,直接给予免收学费就可以了。
再次,柯校长说要无条件免除学费,这更是没有道理的。如果我们鼓励吸引更多学生攻读农业,将来为农业、农村提供人才和技术,那也不能无条件。我们都知道,现行的大学毕业生,都是双向选择就业,有多少农大毕业的大学生,将来真的能回到农业发展中?得到大学教育后,学生们都具备了比较好的素质,双向选择留在别的行业就业也是可以办到的,这根本不会增加农业人才。
如此看来,柯校长提出的设想或建议不可行,国家也不会考虑免去农科大学生学费,虽然每年才10亿元相对于泱泱大国不算什么。真的如此考虑,也必须要增加一个条件,那就是对于有志于农业发展的学生,并且毕业后仍然回到农村工作五年以上,从事农业技术或为农业发展贡献力量的学生,免除学费给予奖励。相信,这样得到国家资助的学生才是真正的贫困生,才能达到国家重视农业、培养农业人才的目的。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