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阿里
朋友有一10岁女儿,夫妻俩虽然收入不高,并且家里经济也不富裕,但是他们对女儿却是倾尽全力,无论在吃的方面、用的方面还是各种花费上,都尽量满足孩子的要求。在我看来,这是对孩子的一种娇惯,甚至是一种溺爱,不会利于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可当我还没有完全把这种想法表达出来,就遭到了其他朋友的一致反对。他们都不约而同地认为,对待女孩就是要这样,让她在富裕和骄傲中成长。
为什么要这样呢?朋友们异口同声告诉我“男孩要穷养,女孩要富养”。并且指明这是自古到今流传在民间的一条箴言,经过先人多少年来的总结,肯定不会错的。也就是说,如果在培养教育孩子时,儿子、女儿是要有区别的,不能等同视之。
传统观念孩子的成长,家长都会引导教育孩子,要有吃苦耐劳的品格,要能够过穷日子。这样孩子才能在艰苦的条件下发愤图强,才能磨练孩子的意志,才能享受到自强自立后的成功喜悦。过去我们也常常见到报道,一些有钱的父母装扮成生活贫困的状况,以此来激励孩子在艰难困苦中成才,当然记不清是男孩女孩了。朋友们也说这些理念也没有错,可是在当下,这些理念只是适合于男孩的成长,不适合于女孩的成长。
此番言论让我一直不明白,难道女孩就不该有吃苦耐劳的品质?就不能通过贫穷困苦的生活来磨练女孩吗?朋友们最后告诉我,按说女孩也需要这种磨练,他们也知道无原则让女儿不管不顾家庭经济状况而一味富养,容易造成女儿高傲、甚至目空一切的缺点,更容易形成女儿的攀比心理。可是他们说当下社会,女孩就是需要这种高傲和攀比,才能让孩子在物欲横流的大千世界中,不会因为小利而失去人格失去自我,才能让女孩在未来的生活中更加自信和不随波逐流。
或许,朋友的观点有些道理,但是我还是不理解,社会经济日益发展的今天,难道我们只能培养孩子的一些缺点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吗?穷养儿子富养女儿的这个度又如何把握呢?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