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绍兴人游绍兴(四):迎恩门、迎恩桥

(2010-05-23 09:00:00)
标签:

原创

绍兴人游绍兴

迎恩门

旅游

分类: 古越绍兴

    趁着回家的机会,去绍兴古城城西的迎恩门一带走了一趟。这是第二次去迎恩门。迎恩门是一座既有水城门又有旱城门的城楼。旱城门也就是跨越护城河。

    对于绍兴古城,在《越绝书》等古籍记载:勾践小城,周二里二百二十三步,大城(也称“蠡城”)周二十里七十二步。越王城即“勾践小城”,而“大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绍兴城”。基本就是如今环城路以内的这一带。由于历史原因,城墙和城楼都没了,如今绍兴城里“只见台门而不见城门”。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年久失修倒塌、乱世(如太平天国时期)中被毁,最主要是源于上世纪二三十年代开始的筑公路和抗日战争的需要,于是到上世纪四十年代,绍兴城墙差不多已经“化”为环城公路……

  现在绍兴古城的基础是清朝绍兴府城。而实际上,府城的基础在南宋基本开始奠定,再早一些还可追溯到隋朝越国公杨素扩建的“罗城”。陈桥驿、颜越虎合著的《绍兴历史文化丛书之绍兴简史》一书中说,绍兴在南宋是与金陵齐名的全国两大城市,绍兴府城(也是山阴、会稽两县县城)已经是一座拥有居民万户的城市;直到清末,绍兴府城内的布局都是这么一个基础。

    迎恩门是位于绍兴古城的西边的城门,故又名西郭门。现存迎恩门是根据隋朝越国公杨素设计的城门重建,分为水门与旱门两部分,是历史上越州(绍兴)府通往外埠的重要路径。相传,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为报吴王夫差的一箭之仇,在西郭门附近建箭楼,卧薪尝胆。迎恩门外有一座著名的古桥——迎恩桥,南北向跨越古运河,是绍兴跨度最大的七折边石拱桥,重修于明天启六年(1626年)。古代皇帝驾临绍兴府,百官都在此桥迎候,故名得迎恩门。

http://s3/middle/5e48e2e1g87449e2724c2&690

http://s2/middle/5e48e2e1g8744b3097971&690          水城门和不远处迎恩桥


http://s4/middle/5e48e2e1g87449fbc9d13&690   迎恩桥和迎恩门

http://s4/middle/5e48e2e1g73ed43635ac3&690 

http://s1/middle/5e48e2e1g8744a316c670&690               迎恩桥
      
http://s1/middle/5e48e2e1g8744a59b1a60&690   西护城河(环城河)

http://s3/middle/5e48e2e1g73ed4402bd02&690  旱城门

http://s7/middle/5e48e2e1g8744a973b666&690

http://s9/middle/5e48e2e1g8744ade93a38&690        水城门

http://s2/middle/5e48e2e1g8744aface521&690

http://s7/middle/5e48e2e1g8744b5874266&690

http://s4/middle/5e48e2e1g73ed44e2c1d3&690

http://s1/middle/5e48e2e1gd48aef271550&690

相关知识:

    至清末民初,绍兴城仍一直是个城门(见清代绍兴府衢图),即8个水城门,3个陆城门,(注:迎恩门为水陆各两个门):

    东面的四个城门自北而南排过来是都泗(赐)门五云门东郭门稽山门

    南面也是四个城门,从稽山门过来,自东向西首先是植利门——也就是南门,接着是水偏门,再然后是位于府山脚下西南侧的旱偏门,也就是当时“官方”称的常禧门。常禧门既是绍兴城——“会稽大城”的城门,也是府山——“句践小城”的城门;绍兴城东南还有一个城门叫罗门,位于稽山门与南门之间,为陆地城门,但后因故闭而不用。

  西面城门就是迎恩门了,通俗叫法是西郭门。为有水陆两个城门。

    北面城门就是三江门,后称昌安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