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做有
思 辨 能 力 的 公 民
今天在耶鲁大学管理学院金融学终身教授陈志武先生的博客中,看到了这样一个说法--耶鲁制定的对本科生的培养理念是:如果学生在大学从耶鲁毕业后,在某一领域投入极深,而忽视更广泛的做有思辨能力的公民的机会,那将是耶鲁的失败。
中国二千多年由孔子设立的教育体系,玩命地夸大年少者要学习、尊崇年老者“经验”的作用,用“礼”的“暴力”,压抑年少者的“思辨能力”。老子教训小子是天经地义,哪怕老子谬误百出,小子也只有“肃立听令”的份儿。
国人现在的国学热又有些热过了头,耶鲁大学培养“有思辨能力的公民”的思路,应是对盲目国学热的一个警醒!
鉴于中国现阶段的本科生教育,己非小众化。依我看来,对于本科生以下的教育培养,思辨的能力要比思辨的结果重要许多,哪怕是他此时的思辨结果是错的,也要对他的思辨能力赞扬之……
中国的教育者总喜欢站在高处,作“一览众山小”的俯视状,喜欢用“对”和“错”二个字,来纠正被教育者的思辨结果,力图以教育者的“仰视”,来追加证明自己的“才高八斗”,教育者们无视“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上”的自然规律,不仅忽视被教育者的思辨能力,而且还要以“出头椽子先烂”等诸多“忠告”,打击、约束被教育者的思辨能力。
殊不知,对于被教育者,思辨结果是一时的,稍纵即失!思辨能力是一生的,受用无穷!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