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个父亲怀中的二两热包子

(2009-02-15 13:03:50)
标签:

家庭

包子

女儿

家境

中央美院

北京

分类: 杂谈-换个角度

       一个父亲怀中的二两热包子

                   一个父亲怀中的二两热包子
                                          --慈爱乎?自私乎?
    前几天,听一位当母亲的友人说起了这样一件真实的事……
    她的女儿要参加今年的艺术类院校高考,女儿学得是美术,半年前就从外地来到了北京,在望京的央美旁报了一个培训班,这种为高考而设的美术培训班,多开办在央美附近的公寓里,一个班一、二十个学生,学生们吃住、学美术都在这个公寓里解决……
    和她女儿同屋的有一个南方来的女生,女生的父亲也陪着女儿来到了北京,女生的家境不太好,父亲独自住在附近一个阴冷的地下室里。父亲每天必做的一件事,就是买上二两热气腾腾的热包子,揣在自己棉衣的怀里,送到女儿架满了画架的教室里……不管外头刮多大的寒风,都会一样的准时!
    我看到这位友人,说到此处,眼角有些泛起泪光……她和她的丈夫都自责自己这些日子太忙于工作,对女儿的关爱,远远比不上这位每天怀揣二两热包子的父亲。
    哲人们常说:世上的所有事本无对错,只是旁观者因有角度、速度的差异,而分出了是非。

    可能是我的视角的不同,我却对这位每天怀揣二两热包子的父亲非常不认同,觉着这二两热包子更象是二千斤冰冷的石头,在这二千斤冰冷的石头上,深深地用刀斧刻下了父亲“望子成龙”、盼望女儿尽快成为美术家的无限期望……这个父亲永远也没想到,或许有一天,这日积月累越来越沉重的冰冷石头,会压垮这个花季的女孩!
    我们想象一下这样的镜头:在每一个寒风刺骨的北国早晨,一个衣着不太整洁的中年汉子,突然走进一群衣着时尚、学美术的女孩子中间,中年汉子一言不发地从怀中掏出一包热包子,递送给其中一个女孩的手里……风雨无阻、天天如此……在每天的这出“慈爱”剧中,在每天众目睽睽之下上演的“慈爱”剧中,谁会想过那个每天都要陪“演”这出戏的女儿?谁会想过那个女孩的内心世界是怎样?
    这个花季的女孩会快乐吗?

    我的这样描述可能有点太薄刻、太偏激!而且,我薄刻、偏激的结论是:这位父亲的每一次“探营”,都再把家庭责任,一个原本需要一家之柱的父亲承担起的家庭责任,用“二两热包子”的“慈爱”形式,“凶狠”地转嫁给了自己羽毛未丰的花季女儿……
    这位在自己的事业上可能略有挫败的父亲,用他每天不变的慈爱举止,让自己的女儿在“内疚”中、在“感恩”中、在“困苦”中、在“悲惨”中,去生成无穷的力量,去代表父亲、代表家庭,去打赢“高考独木桥之战”……既使女孩如父亲所愿,考上了中央美院。一个中央美院的女学生,离成名成家、光庭耀祖所要拨涉的路途,还远不见边……
    我的这种对这位父亲慈爱的评判,可能仅是世人N种认识中的一种认识。
    许多人都会说这位父亲哪会有这样的“阴谋”,但我还要薄刻、偏激地写下这样的评语:事实上这位父亲充当着“自己躲在后面,让女儿冲杀在前”的“阴谋家”角色。
    其实,这样的父亲角色,在我们中华民族“儿女要报父母恩”的人文语境中,会被贴上“慈爱”的标签!要不我的那位当母亲的友人,提起这位父亲的慈爱事迹,会感动的泪眼婆娑……而我却较喜欢西方的另一种人文语境--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同样也给父母带来了许多无以伦比的快乐,父母从孩子身上,得到这些别处找不到的快乐,同样也要感恩自己的孩子!我总觉东方人“养儿防老”的观念,小时侯多对孩子好,自己老了孩子就会对自己好,有点象生意人之间的讨价还价……
    这位父亲在“使用”慈爱的时候,不知想没有想到,自己的宝贝女儿在需要父亲的慈爱的同时,还需要二种东西--“快乐”和“榜样”。
    前面提到过,这位人到中年的父亲的家境不太好。如果这位父亲为使不太好的家境变得宽裕一起,一边去“包子铺”打工,一边来照料读书的孩子,我会觉得比每天蜗居在地下室,每天去送包子的父亲要称职,会令我尊敬!既使这样,我也不认为每天去送包子给女儿是一值得摧人泪下的慈爱。我最喜爱看得电视节目是《动物世界》,照料幼子吃喝,连母狼也能做到……古有“虎毒不食子”的老话,这是所有动物生来具足的本性,离人类父亲对自己子女的大慈大爱还有些矩离。
    女儿有那么多一起生活、一起学习的异地同学,让女儿去溶入集体,比自己每天送包子重要许多……给女儿一个快乐的人生观比送包子更重要!给女儿一个乐观“笑”对命运、知难而上、冲锋在前的“榜样父亲”更重要!
    假如这个女孩今后也有了女儿,我猜想她一定不会想让自己活得象自己的父亲,那位还能干些挣钱营生的中年汉子,年富力强地躲在没有阳光的地下室里,每天的任务就是给女儿“运送”二两热包子。
    显然,她的父亲不应该是她心目中的“榜样”!
    我不想说这个父亲是一个“自私”的父亲!
    我只是不喜欢这样一个很“东方”的慈爱父亲!

一个父亲怀中的二两热包子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