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龙山上蟠龙松

(2014-09-10 07:24:53)
标签:

蟠龙

天龙山

圣寿寺

古松

野药

分类: 古树怪林

                                                 天龙山上蟠龙松

      中国古树——蟠龙松  ,“老干孤标香叶浓,阴森盘踞缘蒙茸。天功蜿蜒多神异,云雨空山丛化龙”——这是明万历(1573年——1620年)年间驻守太原的晋藩靖安王胤龙题写的“天龙八景”之“虬柏蟠空”的景象,是流传至今对蟠龙松最形象、最生动的描述。

       天龙山位于太原市西南36公里的群山之中,平均海拔1430米,这里峰峦秀美,松柏成荫,石窟林立,古迹众多,不仅以优雅的自然风光饮誉海内外,更以精美的石窟造像艺术、丰富的人文历史遗存和深厚的文化底蕴闻名世界,是全国一座集林、泉、洞、寺为一体的历史文化名山。特别是静侯在天龙寺山门前,有一株历千载而高不盈丈的奇异古松,其形如华盖,状似蟠龙,自身扭成螺旋形,盘旋而上,宛如一条狂舞的蟠龙,那屈屈盘旋的虬枝,俨然像一条腾空而蟠卧的苍龙,这就是天龙山举世无双的蟠龙古松。它主干高约3米,斑驳嶙峋,盘根错节,枝干向四面平伸辐射,冠如华盖,杆似蟠龙,浓密的树冠舒展开如同一把巨大的绿伞,绿荫面积近300平方米,其形态之奇特,完全是吸收自然之精华,天然生成,举世罕见。

      据了解,这样的奇松在全国只有4棵,其他3棵分别在天津、北京和山海关。如论单株长势、形态,天龙山蟠龙古松无疑是其中翘楚,堪称“中华第一奇松”,如图:

 

http://s3/mw690/001J3aXhgy6LRu2vbNw52&690

http://s1/mw690/001J3aXhgy6LRu5How820&690

http://s1/mw690/001J3aXhgy6LRu53SpO50&690

http://s7/mw690/001J3aXhgy6LRu3y7Z406&690

http://s12/mw690/001J3aXhgy6LRu4unGzfb&690
http://s4/mw690/001J3aXhgy6LRueA0F5b3&690


       蟠龙松有着美丽的传说:在金天会年间(1123年-1137年),天龙寺着起一场大火,这场火一烧就是三天三夜,扑也扑不灭。没想到这场灾难惊动了天地,一场及时雨整整下了三天三夜,大火终于扑灭了,寺庙里还残存着一些塑像和建筑,村民们为感谢苍天的保佑纷纷来此礼拜。没过多久,乡民们发现在寺庙旁边竟然长出一棵松树,它盘根错节、造型奇特,细细看来像一条腾空而蟠卧的苍龙,而且树冠硕大,巧似绿色的凉棚,人们皆从远处来观赏这株奇异的古松,百姓们就给它起名叫蟠龙松,希望能从此得到保佑和庇护。到金皇统八年(1148年),这件奇闻奇事传到了太原当地官员的耳朵里,于是亲自来此瞻仰礼拜,并决定出资重修天龙寺,重建千佛大殿,至此天龙寺香火日渐旺盛,又恢复了往日的辉煌。

 

http://s8/mw690/001J3aXhgy6LRulJhyf77&690

http://s12/mw690/001J3aXhgy6LRumZzGr4b&690

http://s5/mw690/001J3aXhgy6LRunGs2o24&690

http://s12/mw690/001J3aXhgy6LRuo7PSz4b&690

http://s3/mw690/001J3aXhgy6LRuoBnzA52&690

http://s8/mw690/001J3aXhgy6LRuoZT3p47&690

      蟠龙松有着传奇的故事:相传,不知是哪一个朝代,有一天黄昏时分,忽然刮起一阵暴风,风势凶猛,竟将圣寿寺山门前这株老松刮倒了。一位姓张的木匠路过这里,拿出五吊钱在寺院上了布施,言明翌日带上工具来伐走这株被风刮倒的松树。当天夜里,住在寺院附近的几户农家,有个叫赵天育的老汉做了一个梦,梦见一位身穿着袈裟的老人来到他家里,对他说:“我有一件要紧的事情拜托你,明天一早,你带上五吊钱到圣寿寺去走一趟,到了那里,你就会明白的。”赵天育一觉醒来,觉得这梦有点蹊跷,抬头望望窗外,天已经亮了。他一骨碌从炕上爬起来,直奔圣寿寺走去。圣寿寺前,有两个手拿锯子的人正准备锯那棵老松树。赵天育见状大吃一惊,急上前问其根由。当他听说其中的张某出了五吊钱时,便同他们商量:“我急用木材,你们将这树让给我吧!”说着,他从背着的褡裢里掏出五吊钱送到张姓木匠手里。张姓木匠和他的合伙小声嘀咕一阵后,便把这树转让给他。赵天育仔细一瞧松树的根须,埋在地里还没有断,他小心翼翼地把树扶起来,给它掩土、整须,并天天浇水,让它慢慢养息。苍天不负苦心人,没有多久,这树不仅活了,而且长势喜人,树干长到两米多就不往上长了,它的几股树枝扭在一起如虬龙一般,向四周平伸开来。后来,赵天育得了噎嗝病,俗称噎食病,用今天的话说就是食道癌,这种病在那时自然更是绝症。尽管他身患重病,但他和往常一样,每天到圣寿寺看望他精心培育的蟠龙松。一天,赵天育已觉得自己的病已经到了“病入膏肓”的地步,他拄着拐杖向圣寿寺走去,心里说:“这是最后一次了。”他蹒蹒跚跚走到了圣寿寺前,只见蟠龙松下蹲着一个卖野药的白胡子老头,他的长相和那天梦境中的老汉十分相象。他走过去搭讪地问:“有治噎食病的药吗?”卖野药的老人热情地说:“我的精灵丸是祖传秘方,专治噎食病,就是药价贵了些。”“多少钱一丸?”“童叟无欺,五吊钱!”“又是一个五吊钱”。赵天育说:“我没带钱怎么办?”“你先拿去吃吧,反正我天天在。”赵天育回到家中,吃了精灵丸的第二天,他的病就好了,真是药到病除啊!从病愈的当天起,他每天都来圣寿寺寻找那个卖野药的老汉,可是一连几个月都没有等到。赵老汉琢磨着,那卖野药的说他的药是精灵丸,又说:反正我天天在,兴许是这株蟠龙松的精灵吧!于是,他对这株蟠龙松倍加爱护,使这株老树更加舒枝展叶,纵横交错,神采奕奕,苍翠蔽日,而后便成了天龙山著名的八景之一“虬柏蟠空”。

1999年10月,这颗古松曾出现过叶黄枝枯的现象,失去了当年的风采。太原市政府高度重视,请来多名国家级古树保护专家进行会诊,采取果断措施,运用科学的复壮技术,投入专项资金,拆除寺院院墙,并在蟠龙松四周种植草坪,以改善古松的生长环境。在专家的悉心指导和工作人员的精心呵护下,经过两年多的“治疗”,蟠龙松终于起死回生,枯枝又发新芽,呈现出一派郁郁葱葱的景象。

蟠龙松随着自身年龄的增大,依然精神矍铄,每天坚持不懈地吸纳着二氧化碳,为世人生产着氧气。它的生长环境几乎四面空旷无比,它静静伫立风雨无阻,孤单影只,仿佛是一位慈祥的长者,在遍尝人世间的苦难之后,更显得从容大度,有了更深层次精神上的追求。

古人云:“山借树而为衣,树借山而为骨,树不可繁,要见山之秀丽;山不可乱,须显树之光辉。”山树相依,融为一体,彼此照应,彼此依托,构成一幅完美的中国山水艺术画面。当漫步于奇松怪柏随处可见的天龙胜境,除了赏心悦事之外,不由得多了一份对大自然鬼斧神工发自内心地赞叹。

如今蟠龙松长势葱郁、枝繁叶茂,人们把它视为人间的神灵之物,长寿健康、求子求学的象征之物,滋养一方百姓,造福一方人民。这株古树在当地民间留下深厚的感情,是祖祖辈辈诉说的活着的历史,每年初一、十五,人们都要进行祭拜、祈福。

经过一千多年的历史演变,如今的蟠龙松已是天龙山自然景观的代表,其奇特的造型举世罕见,做为天龙山景区的重要名片,当之无愧。它独立天地、苍劲博大的崇高品格值得我们敬仰和崇拜!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