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散文】昆明,大理,丽江旅游日记(4)

(2021-01-31 15:07:05)

昆明,大理,丽江旅游日记(4)

(11月13日 星期二 晴)

                                【散文】昆明,大理,丽江旅游日记(4)
                                      洱源之西湖


                 【散文】昆明,大理,丽江旅游日记(4)
                    洱源西湖荡舟

             

                      【散文】昆明,大理,丽江旅游日记(4)
                                   电影《五朵金花》的男主角阿鹏和女主角金花。他们都是彝族。


从洱源荡舟到楚雄篝火舞会

今天开始返回昆明的旅程。

在丽江用过最后的早餐后,除了中途游览“大理洱源生态风景区”不算,最后到楚雄过夜,乘车时间长达7个小时。

洱源县属于大理白族自治州,位于大理市北面70多公里,人口27万。自治州其余县一样,也是白族占多数。洱源,顾名思义,居于洱海之源,所以虽然地处海拔2000米以上的高原,却是湖泊河网密布的水乡。除了众多最后汇入洱海的河流之外,还有西湖、东湖、海西海和茈碧湖等天然湖泊。所谓“大理洱源生态风景区”,便是利用高原水乡的自然风光新开发的旅游项目。因为风景区正在集资建设之中,所以票价不菲。原价118元,团体“优惠”仍需100元。云南旅行社对于收费较低的旅游线路,往往都尽量避开高门票的景点。如昆明云南民族村、世博园,西山龙门、东郊鸣凤山金殿、宜良九乡地下溶洞,大理崇圣寺三塔丽江木府,导游都避开不谈。游客问及,或者答以门票太贵、交通不便,或者轻描淡写,以至尽量贬低其价值以搪塞之。甚至门票不贵、距离不远的景点如昆明大观楼,可能也因为害怕影响他们让游客多购物的事先安排而不让游客参观。但是对于像收费明显偏高,要旅客自费负担,又没有购物点好拿回扣的新开发的所谓“生态风景区”,旅行社仍然将之列入游程,并以“趁现在还没有真正开发,还是原生态”以为招徕。我估计那是旅行社不得不执行云南省政府“开发、扶贫”政策的缘故。从这点来看,参加旅行社安排的旅游往往陷阱不少,看似便宜,实则重要景点砍掉许多,这对于可以享受门票免费、半费待遇的老年游客尤其不利。但仔细分析,旅行社这样做也有它的苦衷:因为如果不这样,扣除机票(虽然旅行社购票折扣更多)、住宿、伙食、旅游车和导游费用,恐怕也没什么赚头,说不定还得赔本;而如果提高价格以增加旅游点,对游客又减少了吸引力,也竞争不过同行。而对于老年游客来说,跟旅行社签合同随团旅游省心、省时、省力,安全,而且只从机票、旅社价格来看也省钱。看来真是彼此彼此,大家都是无奈之举。所以,老年人出游,通过可靠的旅行社,签订公平合理没有陷阱的合同,还是比较恰当的选择。

到洱源县城已是中午。说是县城,还不如东部沿海的一个繁华集镇。同大理一样,街上、饭馆里所见的大都是白族,所以,现在我们不能再称他们“胖金哥”、“胖金妹”,得改口称呼他们为“金花”“阿鹏哥”了。我们一行在某饭店坐定后,只见用餐的旅客很拥挤,“七八朵”端盘子的“金花”穿梭往来,忙个不停。午餐有炸小虾、红烧淡水鱼,这是这次云南旅游以来第二次吃到鱼类,前一次是在丽江。菜肴不如前天在大理吃午饭时丰盛,但不辣不咸,口味比较符合我们东南沿海来的游客。

【散文】昆明,大理,丽江旅游日记(4)
      白族姑娘“三道茶”歌舞表演


【散文】昆明,大理,丽江旅游日记(4)
      白族婚俗“掐新娘”表演。

【散文】昆明,大理,丽江旅游日记(4)

    昆明大观楼超长联

上联:五百里滇池,奔来眼底,披襟岸帻,喜茫茫空阔无边。看东骧神骏,西灵仪,北走蜿蜒,南翔缟素。高人韵士,何妨选胜登临。趁蟹屿螺洲,梳裹就风鬟雾鬓;更苹天苇地,点缀些翠羽丹霞,莫辜负四围香稻,万顷晴沙,九夏芙蓉,三春杨柳。

下联:数千年往事,注到心头,把酒凌虚,叹滚滚英雄谁在。想汉习楼船唐标铁柱宋挥玉斧元跨革囊伟烈丰功,费尽移山心力。尽珠帘画栋,卷不及暮雨朝云;便断碣残碑,都付与苍烟落照。只赢得几杵疏钟,半江渔火,两行秋雁,一枕清霜。

吃过午饭,当地导游带我们先去不远的“西湖”边上一个剧场里,一边观看白族歌舞表演,一边品尝据说是白族待客之礼的“三道茶”。主人介绍说,白族“三道茶”是指分三次上茶敬客的意思,但每道茶所用原料、制作方法、茶的味道和包含的意义各不相同。

第一道称为“苦茶”,寓意是做人要先能吃苦;第二道称为“甜茶”,此时茶中加少许红糖、桂皮,寓意“苦尽甘来”;第三道称为“回味茶”,茶里放有花椒等各种原料,酸甜苦辣各种味道齐全,寓意是要人们多多回味、总结过去,大概也就是“前事不忘,后事之师”的意思。在游客品尝白族姑娘敬上的茶(敬时一边右手还张成“兰花指”状划弧圈形)的同时,由5男5女组成的歌舞演员上台表演。5名白族姑娘均白皙清秀,但演技一般。最新奇的是“掐新娘”,它反映了白族婚礼中的一种奇异风俗,即新娘子出嫁时,人们用掐来表示祝愿,掐得越重,祝福越真诚,据说新娘子多有被掐得青一块紫一块的。台上演出时,也邀请游客上去一齐掐。虽然多数只是虚掐,但我也看到一个旅客是真掐,因为那位被掐的演员虽没有叫喊,却皱着眉头强忍着。

看完白族歌舞表演,导游带我们到湖上划船。每条小船坐6个人,由一个当地的梢公撑篙和掌握方向。游客们身穿救生衣,每人一把桨,不知不觉,船与船之间竟自发地竞赛了起来。只听见我们身后一条船上吆喝起来:“大家快划呀~超过他们呀~一、二、三~一、二、三~”我们回过头来,果然看见后面一只船差七八米就要赶上我们了,而且划船的都是姑娘和小伙们。我们这只船上虽然都是五十几到七十岁的老人,不过在我们团里都还算较为身强力壮的。于是也不甘示弱,大家互相勉励着,我们的梢公也特别卖力。结果也不知是我们这些“老黄忠”、“佘太君”的宝刀不老,还是老梢公的撑篙有力、稳掌方向,后面的船不但赶不上,反而更落后了一点。这下该轮到我们得意了:“哈哈哈哈~ 你们这些阿鹏哥怎么这样窝囊啊~”后面船上也哈哈大笑了起来。

不久,我们的小船就横过湖泊的一角,驶进一条港汊,然后一齐伏身穿过一座石拱桥,又绕了个弯,最终停靠在“西湖”的另一个码头岸边。

上岸后略事休息,许多人到码头上的一家商店购买一些土产如一种叫做“雕梅”的蜜饯之类,然后登车继续向今天的目的地楚雄进发。

今天大部分时间是坐车,导游小白一路上依然不知疲倦的讲个不停。从10日晚上去昆明机场接我们到今天,她一路上既娓娓介绍所经之处的气候物产、风土人情,又谆谆告诫团里游客应该怎样防止上当受骗、购买假货。她见到游客听得累了犯困了,也会讲些趣闻轶事和笑话,但从来不讲低俗的“黄段子”。而这种低俗的“黄段子”在以前我们见过的香港、海南导游那里几乎是主要的谈资。那位海南的导游还是个女的,讲起“黄段子”仍然是谈笑自如,面不改色。从这点看,小白小姐确实是不可多得的优秀导游。也因为这样,她逐渐地赢得了团里老头老太的好感和信任。但是,说句不客气的话,这一切实际上只是取得你的信任后让你先把钱包捂紧,留着到昆明同她有关系的购物点去花罢了。因此,在这以前她总是告诫大家,要买东西一定要到信誉好、可靠的商店买,最好等回到昆明时由她带我们去买,而今天她就开始宣传明后天要去的“七彩云南”里的土特产质量如何可靠,到云南省地矿局属下的玉石公司买玉石如何不会受骗,以及昆明鲜花市场里的香精油如何便宜实惠了。不过,这也难怪,哪个导游不靠介绍购物的回扣而只靠微薄的工资养活自己呢。

傍晚,我们终于到达楚雄,于是先停车在一家酒店用晚餐。楚雄是彝族自治州的首府,彝族时行称呼男子和女子为“阿黑哥”和“阿诗玛”。当我们坐定后,便见两个又黑又矮小的“阿诗玛”过来一边唱歌一边敬酒。酒杯是出奇的小,大概只比大红枣稍大一点吧,但红色的米酒品尝起来却十分甘醇可口。饭菜非常丰盛,以至于每一桌都有大量剩余,这一切使我感觉到彝族同胞的豪爽性格。但是那两位瘦黑的“阿诗玛”却让我怀疑起来:彝族喜欢黑色,历史上又有“黑蛮”之称,难道连年轻姑娘们也个个是黑不溜秋的,但不久后,特别是第二天游览石林时,我的疑团就消失了。因为那两个敬酒的“阿诗玛”只是特例,其实彝族姑娘长得白嫩,长得苗条而又俊俏的比比皆是,至少在服务行业和旅游景点工作的彝族姑娘是如此,只是个子比白族姑娘矮一些。

晚饭后,汽车送我们到另一家酒店住宿。据导游说,楚雄没有什么著名的旅游景点,只是这几年看到它的左邻右舍都靠旅游业发了起来,也建起了“彝人古镇”,但游客不多。果然,在我们去住宿酒店的路上,看到街旁有一块引人注目的横街牌匾,写着“彝人古镇”几个大字,里面的街道两旁的房子全都像丽江闹市区那样挂着一长串一长串红灯笼。

我们今晚下榻的旅社设备不错,也很崭新。由于时候还早,略微安置之后,大家便相约出去遛街。因为明天一早就要坐车去昆明了,总想看一看楚雄是个什么模样。于是我们就沿着刚才来时的大街走,去寻找那个“彝人古镇”。街道很宽很宽,车子和行人却十分稀少,而两旁的市委、市政府、市人大、市法院等机关的建筑物都非常高大,一看就知道当地政府的好大喜功。到了“彝人古镇”一看,原来清一色是崭新崭新的楼房,看不到丝毫的古色古香味。又是一个“为发展旅游业”而大规模造景、造古迹的典型,我想。

“彝人古镇”占地面积不少,范围很大。如果不挂“古镇”的牌牌,倒是十分优雅漂亮的商业区和住宅区。但作为旅游点,实在太冷清了。除了我们几个,实在找不到还有多少外来的游客。真不知道这投入的资金是怎么筹来又是怎么运作的,更不知道有多少收益,何时能收回成本。

因为妻子突然急着要方便,结果我跟她一起匆匆忙忙去寻找厕所。绕了几个弯,厕所倒是找到了,但却没记住回来同大伙儿会合的路线。尽管我们俩几乎找遍了所有“古镇”的街道,而且每到一条新的街口,都先往里面张望有无他们的身影(因为大部分街道都几乎没有行人,他们当中又有两位是身着醒目的红色上衣的,目标非常明显),但就是找不到~

这时,我们看到一条主要马路上燃起了好几堆篝火,而且音乐声大作,原来一群群身着彝族和其他民族服装的男女老少正在围着一堆堆篝火在牵着手跳舞。节奏欢快,舞步简单,情绪热烈,参加者却极为踊跃。我们先是到每一堆篝火去看看能不能找到失散的同伴,等着看他们会不会也来到这么热闹的地方。结果,他们依然久久没来,而我这个历来不会跳舞的人,看了一会儿,竟然也被卷进圈子里,跟着跳了起来。这是我第一次体会到篝火舞会的感染力。

跳了好一阵,我已是满身大汗,于是决定不再寻找和等待失散的同伴了。幸好旅社房间的钥匙卡片带在身边,于是叫了一辆出租汽车,出示房卡,让司机送我们俩回到旅社。

等我们洗完澡下到一楼大厅一看,同伴们直到这时才回来。原来他们也在找我们,特别是zijin,据说曾经到附近几个厕所去找过。但由于zijin穿的是深灰色衣服,而那两位穿红衣的女士大部分时间又是泡在商店里,结果彼此都没找到对方。他们也去参加过篝火舞会,不过那是玩到最后才去的,而我们则早已打的回旅社了。 

【附注】这六篇日记是我2007年旅游时从景点回旅馆后逐日留下的游记。原发表于我的天涯博客上,今天才转发到我另一个新浪博客里。文字未作修改,插图则是刚刚从网络上下载的。因为是我十几年前记下的原始材料,今重新发表,也许有新的参考价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