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彼得堡街景--俄罗斯游记(8)

标签:
喀山大教堂柱廊亚历山大二世圣彼得堡 |

画面右边的是位于市中心的伊萨基夫斯基大教堂,它与梵蒂冈、伦敦和佛罗伦萨的大教堂并称为世界四大教堂。 画面左边的是尼古拉一世纪念铜像,尼古拉一世,1825年-1855年在位。1825年,具有自由主义思想的贵族军官发动十二月党人起义,尼古拉对其采取严厉镇压措施。此后他加强对自由思想和革命运动的镇压。

圣彼得堡整齐划一的房屋与城市中的河流相依相附!

尼古拉一世铜像下的俄罗斯女孩!

街头小景!



街头的滚轴母女!

喀山大教堂!喀山大教堂是根据沃罗尼欣的设计于1801一1811年建成的,它的外貌具有典型的当时帝国风格的特征。教堂最显著的特征是它有一个呈半圆形的柱廊。柱廊的后面露出高达70米的教堂圆顶。

教堂侧面杂乱无章的停车场!

教堂外面街道上空的各种电线令我印象深刻!

教堂周围的雕像!

建筑师在设计这座教堂时遇到不少困难。其中之一,就是东正教要求教堂必须面向东方;受地理环境的制约,教堂只能以它的侧面对着主要大街。建筑师们采取了把 侧面设计得十分壮观的方法解决了这一难题。因为人们一看气度非凡的柱廊,就忘记了这不是教堂的正面。这种处理方法极其大胆,富有特色。

画面最远端的就是著名的 滴血大教堂!

它是为纪念亚历山大二世沙皇被革命激进分子杀害而建。教堂所在地是1881年3月1日恐怖份子格涅维斯基暗杀沙皇亚历山大二世的案发地点。亚历山大二世在俄 国历史上被称为“农奴解救者”。由于亚历山大二世在其26年的统治期间给俄罗斯带来了许多的贡献,所以刺杀的行动引起全国上下的不满与指责。为了怀念这位 为人民而牺牲的仁君,故在其出事地点,兴建了这座具有特别历史意义的纪念堂。

在离滴血大教堂不远的小桥上,一位俄罗斯画家在与人攀谈!

热闹的街头!


走在一群士兵当中的女孩子!

圣彼得堡的火车站!

我即将乘坐这趟列车前往莫斯科!车厢很老旧,但是软卧,很怀旧的车厢与旅程!!
后一篇:莫斯科--俄罗斯游记(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