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旗下的讲话]把每一次考试都当作是高考
(2009-04-27 08:14:57)
标签:
把每一次考试都当作是高考教育 |
分类: 国旗讲话 |
[国旗下的讲话]
把每一次考试都当作是高考
富源县胜境中学
(2009年4月27日)
各位老师,各位同学:
早上好!本周放假转回的5月份的第二个周就要进行期中考试。今天,我讲话的题目是《把每一次考试都当作是高考》。
我国从1949年建国至今,中间曾停止了10年的高考工作。1977年恢意高考到现在已有32年,可以肯定地说,虽然高考不是唯一的通向成功之路,不是成就人生的唯一途径,但通过高考上一所好大学一定是将来获得成功的最简洁最有效的捷径。高考实际上一直是一项相对最开放、门槛最低、歧视也最少的选拔人才的制度。不论城乡户籍,皆可平等参与。在考核标准上,高考一直奉行着最为严格的唯分数论,相当程度上实现了“分数面前人人平等”。正是这样,无数贫寒子弟,借此获得了平等的向上流动的机会和通道,实现了“鲤鱼跳龙门”、“脱了布鞋换皮鞋”式的社会身份转化。
恢复高考32年,我国高等教育进入了大众化阶段,这是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过程。在上世纪80年代未期,大学生出现了“公费生”和“自费生”的区别,1996年,免费的午餐没有了,所有的学生都成了“自费生”。1999年高校开始大规模扩招,从前“千军万马挤独木桥”的高考变得相对轻松,但随之到来的是,大学生失去了计划经济时代的分配保障,就业难的问题日益严重。这就要求我们考好大学,读好专业,学真本事。
同学们,既然我们选择来胜境中学读初中。我们的目标肯定是将来考重点大学而不是考职业高中。既然我们选择读高中,我们的目标肯定是考本科、考重点、考一流大学。因为只有上一所好的大学,我们才能找一份好的工作。
为了在高考中获胜,请同学们做到“把每一次考试都当作是高考”。
一个学生,要经历多少次重大的考试呢?我们可以大致计算一下,如果只算期中和期未考试,那么一学年有四次。小学六年要经历24次考试,中学六年又要经历24次考试。实际上,每次重大考试,还要按学科进行若干场考试,所以一个高中毕业生至少要经历几百场考试的磨练。
如果我们把每一次考试都当作是高考,我们都认真对待每一次考试,不断地从考试中总结反思,不断地从考试中获得点滴进步,那么,我们一定会是一位久经沙场的老将,一定会在最后的高考中取得最辉煌的成绩。
尤其是对于我们现在高三的同学来说,最后一个多月的学习,也是高中三年的最后冲刺阶段,我们要认真对待这期间的的每一次模拟考试,把每次考试都当做真正的高考来对待,看自己还有什么问题需要解决。同时请同学们注意以下方面:
1、调整心态,保持良好心情,重视高考中非智力因素得分。
有些同学不要总是认为“我考不起了”、 “时间来不及了,复习不完了”。这是一种没有信心、没有计划的学习态度。我们要保持平和、自信的心态,要有不放弃的精神,不要抱怨,不要自暴自弃。可以肯定的说,在最后一个月谁最能静得下心来,谁最能坚持到最后,谁最后就能获得成功。这与我们的非智力因素有关。
我们知道,非智力因素包括兴趣、爱好、目标、理想、气质、个性、态度、习惯、毅力、自我控制力等方面的内容。现代教育理论的研究与实践表明:非智力因素对人才成长影响有时比智力因素还重要。有关社会调查发现:小学生的学习成绩与智力因素相关达70%,非智力因素只有30%;初中生的学习成绩与智力相关达60%,非智力因素已占40%;高中生的学习成绩中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各占50%。随着年龄的增长,学业水平的升高,对非智力水平的要求越来越高。这就是为什么有不少同学在小学、初中学习还可以,到了高中成绩就下滑的主要原因。智力水平没有降低,非智力因素却没有跟上发展要求,对学习成绩必然形成了严重制约。
目前高考的选拔也对非智力因素提出了要求。总的说来,就是要求学生意志顽强,面对挑战与挫折,有决心,不慌乱,不惧怕;适应能力强,面对有难度、新颖性题目,能够自觉调动应付;面对高考,能够调整自己适度的兴奋、自信和良好的竞技状态,情绪平和稳定,不受外界干扰。
2、梳理知识点,做好查缺补漏、归纳总结工作。
我们要利用这段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再把各科的主干知识点以及考点梳理清楚,认真进行归纳总结,也可以通过笔记把知识系统华、网络化。
在查缺补漏时,可以借助以前做过的试卷和现在做的试卷。做错的、没思路的地方就是“漏洞”。然后我们可以快速从课本、从资料书中找答案,把欠缺的基础知识补上。
每次同学们考完试在分析试卷时,总是会说自己丢分原因之一是“粗心大意”。实际上没有“粗心大意”,只有基础知识掌握不牢固、基础知识不能灵活应用、审题不仔细、时间安排不合理、解题习惯不好等原因。“粗心大意”只是一个借口,有意无意的借口,它有百害而无一利。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考试成绩好,是因为他把自己会做的题目做对了;考试成绩不好,一个重要原因是他把自己会做的题目做错了。所以建议每位同学每次考试后计算一下各学科自己会做题目但又丢掉的分数,你就会发现那是一个令你吃惊的数字。会而不对、对而不全,是我们需要下大力气解决的问题。
3、每天坚持做题,努力为知识“保温”。
“保温”就是原来复习的东西不能丢,同时还要保持现在的“温度”。建议同学们不要做难题、怪题。高考再怎么出题也只是基本题,基础题目在试卷中占很大的比例。这阶段要多练习些涉及基础知识的题,重在准确、熟练,要坚持每天做题,从做题中掌握考试技巧,从做题中找到考试的感觉,进入考试的状态。当然我们不能只做1+1=?的题,有一定难度才能提高,如果一个人一辈子只做1+1=?的话,那他永远也不会有什么出息。
同学们,今天离高考还有41天,前面做得再好,这41天抓不好的话一切都是零。在最后的第三轮复习备考中我们只有充满信心,讲求方法,注重效率,才能够笑到最后,取得成功!最后,也希望其他年级的同学珍惜时间,遵规守纪,刻苦学习,在即将到来的期中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