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狮觅食与老年择偶
(2013-08-24 16:15:39)
此时老狮子脑里没有任何杂念,比如我追不成怎办?岂不是白费力气;斑马狠狠踢我一蹄怎办?我会被踢断三根肋骨;捕到猎物又被其它狮子或鬣狗抢去怎办?岂不前功尽弃;而换一个目标猎物可能更容易捕到。但是对这方方面面的情况,老狮子根本不去想。因为它本身就不会想。
原因何在呢?因为想就是思维,动物不会想就是因为它不会思维。动物思维欠缺却因此行动果决,而人类思维缜密却导致行动迟疑。
看来人和动物之间还有很大互补性。
不过实事求是地讲,老狮子一个月捕不到猎物就会饿死,而老人择偶的餐桌上其实还挺丰盛的,不过是挑肥拣瘦而已,没有老狮子那种生死存亡的危机感;年轻男女之间谈了一年半载就急着要结婚了,因为有生理和生活的紧迫需求,而老年人已经奋斗半生,基本上吃住无忧,而且性欲渐趋冷淡,主要不是生理和生活的需求,而是心理和情感的需求,远没有年轻人那么紧迫;年轻人谈婚论嫁,父母和亲友都是促进派和驱动者;老年人谈婚论嫁,子女和亲友疑虑派和抵制者较多;年轻人是一张白纸,能画最新最美的图画;老年人是出窑的砖,早已定型了,自塑性和互塑性都不大,把两块棱角各异的砖严实合缝地砌合在一起,难度不小;老年人是一出即将谢幕的戏,再重打锣鼓另开张确实不易;而老年人虽然鼓足了十二分的勇气,重打锣鼓另开张了,但是年轻人是先谈感情后谈条件,老年人却是先谈条件后谈感情。正因为主次轻重相反,结果当然也就可想而知了。
因此,经观察部分五十岁以上择偶者的成功率,一年不到百分之一,由于成功率太低,有些人索性不上网或很长时间光顾一次。
其实,网络里面被选择的目标甚多,这本来是好事,但现在好事却变成了坏事,我认为网络交友每个人都容易患上“游移症”,因为目标宽泛,眼花缭乱,心猿意马,遐想无限,狐埋狐搰,左顾右盼,边谈变换,难成定见。
有些人择偶,说是要详细了解考察,实际上是优柔寡断,进退两难,很多人尤其是老年女择偶者,犹豫两三年却认为时间很短。但是老狮子可是一秒钟都没犹豫,因为它们本能的知道,不犹豫目标还可能失去呢,犹豫毫无疑问必然会失去。
确实,对于老年人来讲,犹豫和疑虑确有完全可以理解的原因,俗语说“一年被蛇咬,十年怕井绳”,因此造成了“青年人容易相信虚假的东西,老年人容易怀疑真实的东西”。
好像大家年节玩牌,几秒钟打出去的牌不见得就错,考虑三天后打出去的牌也不见得就对。可是你拿着牌却一直不出牌,别人还怎么陪你玩呢?
确实择偶有撞运气的成分。但是五十多岁的老年人,有的已经挑选和犹豫了十几年,二十几年,人生总共还剩多少年?其实,很多人不仅已经失去了婚姻拍板决策的美好甚至黄金时段,而且几乎失去了婚姻拍板决策的意志能力。最后支配自己的,或者是“有理想的就找,没理想的就拉倒”。或者是一厢情愿的单期待,即:“世界上总有一个人在等我,世界上总有一个人会给我带来幸福”。
老狮啊,老狮,你为觅食目标明确,迅速敏捷,又执著不懈,真是好样的。
在有些时候,有些情况下,我们人类应该抛却复杂的思维,而回归动物简单的本能,聪明别被聪明误啊。
狮老雄心在,老狮变老师,既然老人择偶百般无解,还不如让我们学学老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