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一种新IPO发行办法--《全额梯次配售法》
作者:荷叶
题话:20多年来,A股IPO发行方法一直问题较多,广大投资人意见大,监管效果也难以实现。虽然经过多次改革也未能彻底解决问题。关键问题是始终未能摆脱发行人投行大机构等利益方主导发行之局面。作为和中国股市共成长之投资人,探索一种适合A股发展的IPO发行好办法,有着十分迫切的使命感。为此,下面探讨一种新的IPO发行办法,将全面彻底市场化发行,摆脱三大机构垄断IPO发行之诟病。我们暂且称它为《全额梯次配售法》或简称《荷叶零售法》。
《全额梯次配售法》概要叙述如下。
1.证券账户一律平等原则。凡是登记在册的证券账户,不分机构个人等账户类别,只作普通账户对待,不搞任何申购特殊权利,平等参与新股认购。
2.全额市场化发行原则。不搞网上网下分别发行机制,发行人将全部发行总额,以500股或1000股为1签,设定每个账户最高申购限额,向所有申购账户公开网上发售。
3.全额现金申购原则。所有申购账户必须按照所申购股票数量,划拨全额现金申购。现金申购冻结期间所生利息,一律划归证券风险基金或规定的慈善机构所有。
4.从高到低申购价配售原则。中签程序,从申购最高价到低价依次确认,直至本次IPO总额发售完毕为止。中签价格,按照申购报价人之报价确认中签价。中签数量,按照合法有效申购数量全额确认。
5.发行人发行总额不变原则。发行人拟定的募集资金总额确定并被核准之后不再变化。不准超额募集;也不准因市场报价比预期低,而减少计划或停止募集额度。
6.发行失败之标准认定。市场申购总额不足发行总额;确认最低中签价格低于发行人每股净资产;适用于证券法规应终止发行者等。
7.上市首日基准价确认。实际募集资金总额/实际发行股票数量=上市首日基准价。
8.中立机构主导原则。IPO发行申报系统,发行过程中监测维护过程,发行结果的确认过程,均应有专门的中立且独立机构执行,以防止有失公平。
9.法定参照表公示原则。为便于最广大的中小投资人参照,应将发行人所处行业、股本规模、主要财务数据、行业参照市盈率、最相近的已上市股价等,以最简单的表格形式,作为法定公布。表格制作人应为中立机构【8】,发布时间为申购前三日连续至发行完毕。
以上即为《全额梯次配售法》概要叙述。
与现行IPO申购办法相比,《全额梯次配售法》优势主要可归纳说明为以下9点。
1.切实体现了市场化发行的公平性原则,同时,以实际行动公平维护了最广大中小投资人利益。
2.可有效避免发行人、投行、大机构等利益方,事实上的垄断发行价格和垄断二级市场价格,削去了他们的不公平垄断利润。
3.全额资金申购,规定账户限额,既公平也合理,更有利于简单操作。大机构失去了网下配售权利,因为它们在二级市场本身优势就很多,这里公平一回也是应该的。
4.从高到低申购价配售原则,不但彻底体现了市场化发行,也遵循了买卖自由原则,也体现了优价优先配售原则,没有了特权和特殊,剩下的只能是公平。
5.发行人发行总额不变原则,可有效避免发行人违约。
6.中立机构主导原则,会进一步地维护发行公平性,增加公众可信性,可有效防止垄断和腐败。可考虑中登公司担任这一角色。
7.法定参照表公示原则,主要是考虑到绝大多数投资人,无力研究冗长的IPO材料,但他们又确是申购的主力大军。中立机构提供一份专业表格式参考资料,简单直接容易看懂,以方便最广大的申购人确定自己的申购价格。向远处看,也有利于这一申购方法的顺利推进和成熟。
8.这一申购办法的核心要点在于,普通投资人确认申购价格,彻底摆脱了三大机构垄断发行价。我预计,这一办法开始推行可能有些难度,但只要经过3-5家IPO的摸索实践,一旦普通投资人掌握了流程和规律,整个IPO发行过程将简单、公平、透明、实用。
9.基于目前市场实际情况,预计开始申购人报价会较高,而后会逐步向公司价值方向运行,最终会趋向于市场公平成熟价格。
为保障上述发行办法顺利进行,还必须加速三项改革工作进程。
一是IPO材料之财务报表改革。IPO发行的混乱价格,最前端的原因就在于IPO财务报表上。理论上讲,财务报表规则是有财政部门制定的,但证监部门应该在此基础上,组织专家对拟上市IPO材料一些规则进行特殊要求,从源头上制度上治理虚假报表,或约束不适应IPO定价的财务规则。
二是加速上市公司退市进程。这个问题似乎和IPO无关,但实际上不但有关,而且关系还很大。加速退市进程和果断退市,有利于二级市场各公司股价公平生成,让越亏越光荣等股价畸形局面消退,有利于股市正常的IPO顺利进行。
三是严格重组和增发条件,特别是项目疯狂评估,再注入上市公司圈取暴利。目前增发条件特别宽松,所以,再烂的公司都可以增发圈钱活命。本质上讲,这是彻头彻尾地掠夺整个市场投资人利益。导致好的公司做实业没了积极性,二级市场投机狂潮几十年不衰。更有人疯狂评估资产几十倍甚至几百倍后,再卖给上市公司掠夺性牟取暴利。
上述办法仅仅是个人设想,预期效果也只是一己之见。作为和中国股市共成长的普通投资人,股市兴衰匹夫有责,希望能抛砖引玉,推动多灾多难的中国股市健康成长。
2014.01.19.于海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