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为什么光谱三刺激值会出现负值(分析篇)
马 洪 久
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规定,红、绿、蓝三种原色光的波长分别为:700nm、546.1nm、435.8nm。当用这三种色光以亮度比例为1.0000︰4.5907︰0.0601进行混合时可以得到“白光”。虽然说,用红、绿、蓝这三种“原色光”在混合“白光”时,其“亮度”并不相等。但是,在这种情况下,却规定它们的“颜色量”是相等的。即:1︰1︰1。
当使用1931(CIE)所规定的红、绿、蓝三种“原色光”去匹配某一“色光”时,其亮度如果分别为:r、g、b的话,对这三个数值就称它为“三刺激值”。其数学表示为:
(C) ≡ r(R)+ g(G)+
b(B)
方程左边的(C)代表待测光的颜色。右边(R)、(G)、(B)分别代表红、绿、蓝三原色。符号(R)、(G)、(B)在方程中的作用是,用来标识r、g、b这三个数(三刺激值)都分别属于那一种原色的刺激值(实际上,r、g、b这三个数是不能直接加在一起的。在方程中要是没有(R)、(G)、(B)这三个符号,方程将失去意义)。方程右边的“+”号仅代表红、绿、蓝三种原色进行混合而已。“≡”表示的是,方程两边的颜色达到匹配(即方程两边的颜色看上去是相同的。这个方程有时也称它为“匹配方程”)。
当用1931(CIE)所规定的红、绿、蓝三原色去匹配某一波长的等能光谱色时,如果它们的亮度分别是http://s9/bmiddle/53ed66d1gc7d8ff183bc8&690
、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e4b68a1&690
、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fbeed11&690的话,其颜色方程为:
C(入) ≡ http://s9/bmiddle/53ed66d1gc7d8ff183bc8&690
(R)+ 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e4b68a1&690
(G)+ 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fbeed11&690
(B)
方程左边C(入)代表的是待测的等能光谱色。方程右边三项分别代表红、绿、蓝三种“原色”及其“数量”。“≡”表示方程两边的颜色达到匹配(即两边的颜色看上去是相同的)。方程右边三项http://s9/bmiddle/53ed66d1gc7d8ff183bc8&690
、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e4b68a1&690
、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fbeed11&690分别代表红、绿、蓝三种原色的数量(即“光谱三刺激值”)。(R)、(G)、(B)分别代表红、绿、蓝三种原色。方程中的“+”号仅代表红、绿、蓝三种原色进行混合而已。这个方程的意思是:用
http://s9/bmiddle/53ed66d1gc7d8ff183bc8&690 单位的红色与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e4b68a1&690单位的绿色与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fbeed11&690单位的蓝色进行混合,所得到的颜色与C(入)的颜色在视感觉上是一样的。
当人们用上述规定的红、绿、蓝三种“原色光”去匹配等能光谱色的时候,却发现了一个问题,那就是大量的光谱色却无法能得到匹配。原因是,用光的三原色混合出来的颜色其饱和度低于“光谱色”颜色的饱和度,其颜色浅淡无法达到匹配的程度。为了能让实验能取得具体的数据,无奈,人们想出了这样一个办法:往待测光一方,也就是往光谱色一方,加入某种原色使其产生出一定数量的白色,来降低光谱色的饱和度以获得匹配。也就是说,用这样的办法变相的来获得“光谱三刺激值”。比如,对光谱色中的紫色进行匹配。紫色应该是红、蓝两种颜色的混合色,但实际上用“红原色光”与“蓝原色光”进行混合,其混合色的饱和度比光谱色的饱和度低。于是就在光谱色的一方加入一定数量的“绿原色光”便可以使双方达到匹配。在这种情况下,颜色方程应该是这个样子:
C(入) + 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e4b68a1&690 (G)
≡ http://s9/bmiddle/53ed66d1gc7d8ff183bc8&690
(R)+ 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fbeed11&690(B)
经整理后方程讲变成这个样子:
C(入) ≡ http://s9/bmiddle/53ed66d1gc7d8ff183bc8&690
(R)- 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e4b68a1&690
(G)+ 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fbeed11&690
(B)
从整理后的方程中可以看出,光谱三刺激值中的 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e4b68a1&690
的值出现了负值。实际上,在整个光谱色的匹配过程中,这种“负值现象”的出现是大量的,不出现负值的情况倒是少数。下面的列表就是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对标准色度观察者所测得的光谱三刺激值(该表中的数据取自于荆其诚等人编着的《色度学》北京科学出版社,1979)。
1931 CIE-RGB 系统标准色度观察者光谱三刺激值
( 波长nm )
波长 http://s9/bmiddle/53ed66d1gc7d8ff183bc8&690
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e4b68a1&690
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fbeed11&690
波长
http://s9/bmiddle/53ed66d1gc7d8ff183bc8&690
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e4b68a1&690
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fbeed11&690
波长
http://s9/bmiddle/53ed66d1gc7d8ff183bc8&690
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e4b68a1&690
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fbeed11&690
―――――――――――― ――――――――――――
―――――――――――――
380 0.00003
- 0.00001
0.00117
515 -
0.09356
0.15262 0.01842
650
0.10167
0.00116 - 0.00001
385
0.00005 -
0.00002
0.00189 520
-
0.09264 0.17468 0.01221
655
0.07857 0.00066 -
0.00001
390
0.00010 -
0.00004
0.00359
525 -
0.08473
0.19113 0.00830
660
0.05923
0.00037
0.00000
395
0.00017 -
0.00007
0.00674
530 -
0.07101
0.20317 0.00549
665
0.04366
0.00021
0.00000
400
0.00030 -
0.00014 0.01214
535 -
0.05916 0.21083
0.00320
670
0.03149
0.00011
0.00000
405
0.00047 -
0.00022
0.01969
540 -
0.03152
0.21466 0.00146
675
0.02294
0.00006
0.00000
410
0.00084 -
0.00041
0.03707
545 -
0.00613
0.21487
0.00023 680
0.01687
0.00003
0.00000
415
0.00139 -
0.00070 0.06637
550
0.02279
0.21178 -
0.00058
685
0.01187
0.00001
0.00000
420
0.00211 -
0.00110 0.11541
555
0.05514
0.20588 -
0.00105
690
0.00819
0.00000
0.00000
425
0.00266 -
0.00143
0.18575 560
0.09060
0.19702 -
0.00130 695
0.00572
0.00000
0.00000
430
0.00218 -
0.00119
0.24769 565
0.12840
0.18522 -
0.00138
700
0.00410
0.00000
0.00000
435
0.00036 -
0.00021
0.29012 570
0.16768
0.17087 -
0.00135
705
0.00291
0.00000
0.00000
440 -
0.00261
0.00149
0.31228 575
0.20715
0.15429 -
0.00123
710
0.00210
0.00000
0.00000
445 -
0.00673
0.00379
0.31860 580
0.24526
0.13610 -
0.00108 715
0.00148
0.00000
0.00000
450 -
0.01213
0.00678
0.31670
585
0.27989
0.11686 -
0.00093 720
0.00105
0.00000
0.00000
455 -
0.01874
0.01046
0.31166
590
0.30928
0.09754 -
0.00079
725
0.00074
0.00000
0.00000
460 -
0.02608
0.01485
0.29821 595
0.33184
0.07909 -
0.00063
730
0.00052
0.00000
0.00000
465 -
0.03324
0.01977
0.27295 600
0.34429
0.06246 -
0.00049 735
0.00036
0.00000
0.00000
470 -
0.03933
0.02538
0.22991 605
0.34756
0.04776 -
0.00038 740
0.00025
0.00000
0.00000
445 -
0.04471
0.03183
0.18592 610
0.33971
0.03557 -
0.00030
745
0.00017
0.00000
0.00000
480 -
0.04939
0.03914
0.14494 615
0.32265
0.02583 - 0.00022
750
0.00012
0.00000
0.00000
485 -
0.05364
0.04713
0.10968 620
0.29708
0.01828 - 0.00015
755
0.00008
0.00000
0.00000
490 -
0.05814
0.05689
0.08257 625
0.26348
0.01253 -
0.00011
760
0.00006
0.00000
0.00000
495 -
0.06414
0.06948
0.06246 630
0.22677
0.00833 -
0.00008
765
0.00004
0.00000
0.00000
500 -
0.07173
0.08536
0.04776 635
0.19233
0.00537 -
0.00005
770
0.00003
0.00000
0.00000
505 -
0.08120
0.10593
0.03688 640
0.15968
0.00334 -
0.00003
775
0.00001
0.00000
0.00000
510 -
0.08901
0.12860
0.02699 645
0.12905
0.00199 -
0.00002
780
0.00000
0.00000
0.00000
----------------------------------------------------------------------------
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该表中的“光谱三刺激值”为什么会出现负值。我们分析这个问题时,所使用的理论是“三通道视觉结构模型”(请参阅本人的博文(25)三通道视觉结构模型)。“三通道视觉结构模型”认为:明视觉有三个信号通道(红通道、绿通道、蓝通道)。当外界光信号经过视网膜转成视信号之后,通过这些通道时便可以使视觉产生出红、绿、蓝三种原色(这里所说的视觉中的三种原色与光的三种原色并非是一致的。而是,视觉中的三原色是纯粹的原色,光的三原色是混合色,并且是视觉原色的混合色)。视觉中的三个视信号通道对外界来的信号存在着不同的衰减。其衰减情况取决于外界色光的波长。因此,当外界某一波长的色光照射到视网膜上之后,所产生的视信号可能只通过一个通道(即,使视觉能产生出一种原色),也可能通过两个或三个通道(使视觉产生出两种或三种原色)。到底能出现那一种情况,要取决于外界色光的波长。下面我们来分析一下,在这个“光谱三刺激值表”中为什么会出现负值的现象。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700nm处光谱色的匹配情况。从“表”中可以看出,要想匹配700nm的光谱色,只需要亮度为0.00410的“红原色光”就可以了。并不需要“绿原色光”和“蓝原色光”的参与。不需要“绿原色光”和“蓝原色光”的参与这件事,对于现在流行的光原色理论来讲,似乎是一种理所当然的事情(如果说需要它们来参的话,倒是一件难以理解的事情)。但是,“三通道视觉结构模型”的理论是个非正统的理论。它认为,光谱色并非就是“单色”,光的三原色也并非就是“单色”。现在700nm光谱色可以由“红原色光”进行匹配,不需要“绿原色光”和“蓝原色光”的参与。但并不能说明700nm处的光谱色就是一种“纯红色”或者说“红原色光”的颜色也是一种“纯红色”。因为,如果在700nm处的光谱色中含有蓝、绿成分,而“红原色光”中也含有“等量的”蓝、绿成分的话,二者同样可以获得匹配。仅仅依据“红原色光”能与光谱色进行匹配,就认为700nm处的光谱色以及“红原色光”的颜色就是一种最简单颜色(“单色”),其证据是不充足的。
下面,我们再从700nm往下看。首先是700nm到780nm这一段。这一段一直都是用“红原色光”来匹配的,完全不用蓝、绿两种色光。既然,700nm到780nm这段光的波长是“变化的”,而红原色光的波长是“固定的”。并且它们二者一直能匹配到一起,那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它们都只含有红色,不含蓝和绿(如果要是含有蓝色和绿色,在波长“变化”的过程中,蓝、绿二色的数量决不可能维持不变,因此也就不可能获得匹配)。结论:1931年国际照明委员会(CIE)所规定的“红原色光”(700nm的光),对于视觉的作用只能产生红色感,不会引发出含蓝、绿色感。也就是说,700nm的“红原色光”只含有红色,不含蓝、绿。
我们再从700nm往上看。要匹配685nm的光谱色,需要红、绿两种色光来匹配(理论上讲,这里应该是“橙色”的起点)。
再往上看,到了655nm处, 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fbeed11&690
的值出现了0.00001的负值。这个意思是说,要想能对655nm的光谱色进行匹配,必须要在光谱色这一边加入0.00001的蓝色光,这样才能同“红原色光”与“绿原色光”的混合色光进行匹配。这种负值的出现显然是由于:“红原色光”或者“绿原色光”中多出了“蓝色”所致。那么,这些“蓝色”是从哪里来的呢?我们已经论证过了,1931(CIE)所规定的“红原色光”中是不含有蓝、绿成分的。可见,多出来的这部分“蓝色”肯定来自于“绿原色光”。用“三通道视觉结构模型”的理论来讲,“绿原色光”在视觉系统中所产生的视信号,不仅经过了绿通道使视觉产生了“绿色”,同时它也经过了蓝通道使视觉产生了“蓝色”。
现在的问题是,这里多出来的0.00001的蓝色,是不是都来自于“绿原色光”?按“三通道视觉结构模型”的理论,光谱色也并非就是单色。这多出来的0.00001的蓝色,严谨一点讲,它应该是“绿原色光”中所含有的蓝色与685nm的光谱色中所含有蓝色的“差”。是这个差值导致了655nm的光谱色无法与光的三原色进行匹配。这就是为什么在655nm处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fbeed11&690的值出现负值的基本原理。这一原理一直可以推广到550nm处。
既然685nm处的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fbeed11&690的值出现了负值,是由于“绿原色光”中含有的“蓝色”成分造成的。那么,从660nm到680nm同样也有“绿原色光”参与匹配,为什么这里就没有出现负值呢?对于这个问题是这样的:从“光谱三刺激值表”上可以看出,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fbeed11&690
的值是随着光谱波长的增加而减少,到了655nm
处时就已经少到了-0.00001。显然,再往下去(即波长再增加)这个“表”的显示位数已经显示不出更小的数值了。因此,这个“表”的负值就只能写到-0.00001。按理讲,虽然从660nm到680nm这一段,的值已经不足
-0.00001了。但是,这一段 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fbeed11&690
的值,在理论上讲,它毕竟还是“负”的。所以,在“表”中,660nm到680nm这一段的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fbeed11&690的写成0.00000,而没有负号是不合理的,不科学的。
另一方面,从“表”里可以看出, 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fbeed11&690
出现负值的区域截止在545nm到550nm处。这个位置有什么特殊?这个位置就是“绿原色光”波长(546.1nm)所在的位置。只不过是这个“表”给出的波长间距太大,对于546.1nm的位置,它表示不出来而已。
再往上看,从545nm到440nm这一段的http://s9/bmiddle/53ed66d1gc7d8ff183bc8&690 出现了负值。440nm这个位置有什么特殊呢?440nm与435nm
之间正是“蓝原色光”(435.8nm)所在的位置。 可以说,545nm到440nm这段光谱,应该是“蓝”、“绿”混合色。而在这一段里面
http://s9/bmiddle/53ed66d1gc7d8ff183bc8&690
出现了负值,显然是由于“绿原色光”与“蓝原色光”中存在着红色成分造成的。对于 http://s9/bmiddle/53ed66d1gc7d8ff183bc8&690
所出现的负值,严谨一点讲,应该是“绿原色光”与“蓝原色光”所含的红色与光谱色中所含红色的“差”。
再往上看,435nm 到380nm这一段,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e4b68a1&690
出现了负值。这一段是紫色段。这一段应该是红色与蓝色的混合色段。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e4b68a1&690
出现了负值,显然是由于“蓝原色光”里面含有“绿色”造成的。因为,对于“红原色光”来讲,我们已经论证过了,在“红原色光”中是不含“绿色”成分的。因此,这个绿色的来源显然就是“蓝原色光”里面多出来的。是它造成了匹配上障碍。对于http://s2/bmiddle/53ed66d1g72f4ce4b68a1&690
的这个值,与上述同理:它应该是“蓝原色光”中所含的绿色与光谱色中所含绿色的“差”。